字好书
越州歌二十首

《越州歌二十首》

时间: 2025-05-07 21:23:59

诗句

两峰云销几时开,昨夜京城战鼓哀。

渔父生来载歌舞,满头白发见兵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1:23:59

原文展示:

两峰云销几时开,
昨夜京城战鼓哀。
渔父生来载歌舞,
满头白发见兵来。

白话文翻译:

两座山峰上的云彩,不知何时才能消散?昨夜京城里战鼓声悲哀。渔夫生来就会载歌载舞,满头白发却见到军队来临。

注释:

  • 云销:云彩消散。
  • 京城:指当时的都城,可能是汴京(今河南开封)。
  • 渔父:捕鱼的人,象征平民或闲云野鹤。
  • 兵来:指有军队来临,暗含战争的威胁。

典故解析:

“京城战鼓哀”可联系到诗人在战乱时期的感受,反映了民众在战争中遭受的苦难与悲哀。渔父则可以理解为一种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象征着普通百姓的生活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元量(约1090-约1150),字子仪,号浩然,南宋时期诗人,擅长诗歌与词作。他的作品多描绘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感,以清新秀丽的风格见长。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战乱之际,汪元量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人们的生活,表达了对战争的忧虑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局势。

诗歌鉴赏:

《越州歌二十首》中的这一首揭示了战乱给人们带来的悲哀与无奈。开头的“云销”与“山峰”描绘出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象,但随之而来的“战鼓哀”则将这一宁静瞬间打破,突显了战争带来的悲惨。诗中“渔父”一词的运用,既是一种对生活乐趣的描绘,也是一种对战争的反思。渔夫满头白发,象征着经历沧桑的普通人,在战争来临之际,虽然乐于歌舞,但却无奈地面对残酷现实,令人心痛。

整首诗的意境通过对比手法展现出一种强烈的反差,既有自然的美好,又有战争的惨烈,暗示着生活的脆弱与不易。在文学风格上,诗人运用了简练而有力的语言,通过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展现出深刻的社会问题和人们的情感状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两峰云销几时开”:描绘山峰被云雾笼罩的情景,表达对未来的迷茫。
  2. “昨夜京城战鼓哀”:暗示战争的来临,京城的沉重气氛与悲痛感。
  3. “渔父生来载歌舞”:渔夫本应享受轻松的生活,象征普通百姓的欢乐与无忧。
  4. “满头白发见兵来”:强调渔夫虽然年老,但面临战争的无奈与悲凉。

修辞手法:

  • 对比:自然的宁静与战争的哀痛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云彩与战鼓似乎有情感,增强了战争的悲哀感。
  • 象征:渔父象征着普通百姓,映射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战争的恐惧。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战争的控诉与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普通人生活的关注与同情。

意象分析:

  • :象征着自然与安宁。
  • 战鼓:代表战争的来临与民族的悲哀。
  • 渔父:象征着平民百姓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两峰云销”中的“云销”是什么意思?

    • A. 云彩消散
    • B. 云彩变化
    • C. 云彩增加
  2. 诗中“渔父”象征什么?

    • A. 战士
    • B. 平民百姓
    • C. 官员
  3. 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 A. 描绘自然
    • B. 反映战争
    • C. 歌颂英雄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个人情感与思乡之情。
  • 《春望》杜甫:描绘战乱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诗词对比:

李白的《静夜思》与汪元量的《越州歌》都展现了文学作品中个人情感与社会现象的交织。李白的诗强调个人思乡情怀,而汪元量则侧重于对战争带来的社会影响和对生活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诗宋词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过淮南湖 过和州报恩寺唐籍故居也 归途绩溪界喜见十里岩 故人见寄韵 古岩寺 宫人斜 宫词 庚申冬寿秋崖先生 感兴 感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不朽之芳 大公至正 屁话连篇 浸微浸灭 包含枘的词语有哪些 幾字旁的字 出丑放乖 釒字旁的字 塘汛 离曲 爻字旁的字 秋分点 二字旁的字 旧交 貝字旁的字 恶梦初醒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