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越州歌二十首

《越州歌二十首》

时间: 2025-05-10 09:55:43

诗句

苍生恸哭入云霄,内苑琼林已作樵。

打断六更天未晓,禁庭两桁籸盘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55:43

原文展示

《越州歌二十首》
作者: 汪元量 〔宋代〕

苍生恸哭入云霄,内苑琼林已作樵。
打断六更天未晓,禁庭两桁籸盘烧。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百姓悲声直冲云霄,皇宫内的美丽庭园已经被砍伐。
打断了六更时分,天还未亮,禁苑的横梁已经被火焚烧。

注释

  • 苍生:指百姓,生灵。
  • 恸哭:悲痛地哭泣。
  • 琼林:形容园林的美丽。
  • :砍伐,伐木。
  • 打断:中断。
  • 六更:古代夜晚的时间划分,约在三点到五点之间。
  • 禁庭:皇宫的庭院。
  • 两桁:指横梁。
  • 籸盘:形容火焰高涨。

典故解析

  1. 琼林:形容美丽的园林,常用来比喻宫廷的华丽。
  2. 禁庭:皇室的禁地,象徵着权力和富贵的地方,常常是政治斗争的中心。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汪元量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以其忧国忧民的情怀和现实主义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常常反映社会动荡与百姓疾苦。

  • 创作背景: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表达了作者对百姓痛苦的同情和对统治者无情行为的控诉。宋代虽经济繁荣,但政治腐败和战乱频发,造成了百姓的苦难。

诗歌鉴赏

这首诗用简洁而有力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百姓在动乱中所遭受的苦痛和无奈。开头“苍生恸哭入云霄”,以生动的意象传达了百姓因战乱而产生的悲痛。后面的“内苑琼林已作樵”,则是对宫廷奢华景象的讽刺,暗示在统治者的享乐背后,百姓却在饱受磨难。最后两句“打断六更天未晓,禁庭两桁籸盘烧”,通过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描绘,展现了暴力与破坏的现实,突显出无情的历史进程。整体上,这首诗不仅是对社会现象的控诉,也是对人性与道德的深刻反思。汪元量通过对比手法,揭示了权力与民生的尖锐矛盾,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苍生恸哭入云霄”:百姓的痛哭声传入云霄,表达了悲痛的深重。
    • “内苑琼林已作樵”:华丽的宫廷已经被砍伐,暗示奢华背后的悲惨。
    • “打断六更天未晓”:时间的描述,暗示着事情的突然与不安。
    • “禁庭两桁籸盘烧”:具体描绘了火焰焚烧的情景,突显暴力与破坏。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苍生恸哭”与“内苑琼林”,形成鲜明对比。
    • 夸张:悲声“入云霄”,显示悲痛的程度。
    • 象征:琼林象征奢华与权力,火焰象征破坏与痛苦。
  • 主题思想:诗歌揭示了动乱中百姓的苦难与无助,批判了统治者的奢侈与无情,传递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人道主义精神。

意象分析

  • 苍生:象征普通百姓,代表社会底层的苦痛。
  • 琼林:象征华丽的宫廷生活,与百姓的苦难形成鲜明对比。
  • 火焰:象征着破坏与毁灭,暗示社会动乱的后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苍生恸哭”中“苍生”指的是: A. 动物
    B. 神明
    C. 百姓
    D. 贵族

  2. 诗中提到的“琼林”指的是: A. 美丽的园林
    B. 贫民窟
    C. 战场
    D. 厨房

  3. “打断六更”中的“六更”是指: A. 一天的时间
    B. 夜晚的一个时段
    C. 一周的时间
    D. 一年的时间

答案

  1. C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 杜甫
  • 《兵车行》 - 杜甫
    这两首诗同样描绘了战乱给百姓带来的苦难。

诗词对比

  • 汪元量的《越州歌》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反映了社会动荡对人民的影响,但汪元量的诗更注重对比宫廷生活与百姓苦难的鲜明对照,而杜甫则更强调个人的悲感与对国家命运的思考。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水调歌头(再用韵呈南涧) 鹊桥仙(为岳母庆八十) 蝶恋花(用前韵送人行) 清平乐·谢叔良惠木犀 霜天晓角·旅兴 唐河传 效花间体 丑奴儿·近来愁似天来大 洞仙歌(所居丢山为仙人舞袖形) 和赵晋臣敷文积翠岩去纇石 哭{匠斤换赣}十五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秩薪 包含好的成语 亅字旁的字 水米无交 赍盗粮,借贼兵 帘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二字旁的字 榜上无名 治害 鼎足三分 示字旁的字 辰字旁的字 甲兵在胸 新宠 愤世嫉恶 缶字旁的字 帝运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