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九江口南济北接蕲春南与浔阳岸

《九江口南济北接蕲春南与浔阳岸》

时间: 2025-05-10 07:30:14

诗句

江路一悠哉,滔滔九派来。

远潭昏似雾,前浦沸成雷。

鳞介多潜育,渔商几溯洄。

风摇蜀柿下,日照楚萍开。

近漱湓城曲,斜吹蠡泽隈。

锡龟犹入贡,浮兽罢为灾。

津吏挥桡疾,邮童整传催。

归心讵可问,为视落潮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30:14

原文展示

江路一悠哉,滔滔九派来。远潭昏似雾,前浦沸成雷。鳞介多潜育,渔商几溯洄。风摇蜀柿下,日照楚萍开。近漱湓城曲,斜吹蠡泽隈。锡龟犹入贡,浮兽罢为灾。津吏挥桡疾,邮童整传催。归心讵可问,为视落潮回。

白话文翻译

江上的路途多么悠长,江水滔滔,汇聚成九条支流。远处的潭水昏暗如雾,前方的水浦沸腾如雷。水中的生物多在潜伏孕育,渔人和商人几度逆流而上。风吹动着蜀地的柿子树,阳光照耀着楚地的浮萍。近处是湓城的弯曲水道,斜风吹过蠡泽的角落。锡制的龟仍被用作贡品,浮在水面的兽类不再成为灾难。渡口的官吏快速挥动桨,邮童整理着传递的文书催促。归心如何能问,只为看着潮水退去。

注释

  • 九派:指长江的九条支流。
  • 鳞介:指水中的鱼类和其他水生动物。
  • 溯洄:逆流而上。
  • 蜀柿:蜀地的柿子树。
  • 楚萍:楚地的浮萍。
  • 湓城:地名,今江西九江。
  • 蠡泽:古代湖泊名,今已不存。
  • 锡龟:用锡制成的龟,古代用作贡品。
  • 浮兽:浮在水面的兽类。
  • 津吏:管理渡口的官吏。
  • 邮童:传递文书的童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味道(648-705),唐代诗人,字道元,河南洛阳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此诗描绘了长江的壮阔景象和旅途的感受。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苏味道南行途中,通过描绘长江的壮阔景象,表达了旅途中的感慨和对归乡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长江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流畅的语言,描绘了江水的壮阔和旅途的感受。诗中“江路一悠哉,滔滔九派来”开篇即展现了长江的浩渺,而“远潭昏似雾,前浦沸成雷”则通过对比,进一步强化了江水的动态美。诗中的“风摇蜀柿下,日照楚萍开”等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物,也隐含了旅途中的思乡之情。结尾的“归心讵可问,为视落潮回”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渴望和对旅途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江路一悠哉,滔滔九派来:江上的路途悠长,江水滔滔,汇聚成九条支流。
  2. 远潭昏似雾,前浦沸成雷:远处的潭水昏暗如雾,前方的水浦沸腾如雷。
  3. 鳞介多潜育,渔商几溯洄:水中的生物多在潜伏孕育,渔人和商人几度逆流而上。
  4. 风摇蜀柿下,日照楚萍开:风吹动着蜀地的柿子树,阳光照耀着楚地的浮萍。
  5. 近漱湓城曲,斜吹蠡泽隈:近处是湓城的弯曲水道,斜风吹过蠡泽的角落。
  6. 锡龟犹入贡,浮兽罢为灾:锡制的龟仍被用作贡品,浮在水面的兽类不再成为灾难。
  7. 津吏挥桡疾,邮童整传催:渡口的官吏快速挥动桨,邮童整理着传递的文书催促。
  8. 归心讵可问,为视落潮回:归心如何能问,只为看着潮水退去。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远潭昏似雾”、“前浦沸成雷”。
  • 拟人:如“风摇蜀柿下”、“日照楚萍开”。
  • 对仗:如“鳞介多潜育,渔商几溯洄”。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长江的壮阔景象,表达了旅途中的感慨和对归乡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路:象征旅途的漫长和艰辛。
  • 九派:象征长江的浩渺和壮阔。
  • 远潭:象征旅途中的迷茫和不确定性。
  • 前浦:象征旅途中的挑战和困难。
  • 鳞介:象征水中的生命和活力。
  • 蜀柿楚萍:象征旅途中的自然景物和思乡之情。
  • 湓城蠡泽:象征旅途中的具体地点和环境。
  • 锡龟浮兽:象征旅途中的历史和文化。
  • 津吏邮童:象征旅途中的社会活动和人际交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九派”指的是什么? A. 九条河流 B. 九条支流 C. 九个湖泊 D. 九个山脉

  2. 诗中“鳞介多潜育”中的“鳞介”指的是什么? A. 鱼类 B. 贝类 C. 水生动物 D. 水生植物

  3. 诗中“归心讵可问”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悲伤 C. 思乡 D. 无奈

答案

  1. B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同样描绘了壮阔的自然景象,表达了旅途中的感慨。
  • 李白《早发白帝城》:描绘了长江的壮丽景色,表达了旅途中的豪情。

诗词对比

  • 苏味道的《九江口南济北接蕲春南与浔阳岸》与杜甫的《登高》都描绘了壮阔的自然景象,但苏诗更多表达了旅途中的思乡之情,而杜诗则更多表达了旅途中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苏味道的全部诗作。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苏味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 《唐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苏味道诗作的详细鉴赏和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赠吴丹 答林泉 寄两银榼与裴侍郎因题两绝句 其二 叹鲁二首 野行 江上吟元八绝句 钱虢州以三堂绝句见寄,因以本韵和之 七言十二句赠驾部吴郎中七兄 宿桐庐馆,同崔存度醉后作 寄刘苏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秆草 坦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遂往 旁午构扇 熙熙融融 僚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矢字旁的字 妙想天开 计出无奈 跌宕风流 包含但的词语有哪些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癶字旁的字 欠字旁的字 高字旁的字 侦谍 缶字旁的字 比翼鸟 仿影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