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39: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39:07
赠苏味道
作者:杜审言
北地寒应苦,南庭戍未归。
边声乱羌笛,朔气卷戎衣。
雨雪关山暗,风霜草木稀。
胡兵战欲尽,虏骑猎犹肥。
雁塞何时入,龙城几度围。
据鞍雄剑动,插笔羽书飞。
舆驾还京邑,朋游满帝畿。
方期来献凯,歌舞共春辉。
北方寒冷的天气应该很苦,南方的守军还没有归来。
边地传来羌笛的嘈杂声,北风将戎衣卷起。
雨雪使关山变得昏暗,风霜使草木稀疏。
胡人的战争快要结束,但敌骑依然肥壮。
雁群什么时候才能飞入塞外,龙城又被围了几次?
骑在马鞍上,手握宝剑,笔耕不辍地写信。
皇帝的车驾将返回京城,朋友们在帝都欢聚。
期待着凯旋归来,歌舞共庆春天的辉光。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龙城”指长安,古代的都城,是国家的政治中心;“据鞍雄剑动”表达了将士们的英勇和决心。
作者介绍: 杜审言(约 720年-785年),字审言,号白溪,唐代诗人。其诗风清新洒脱,擅长五言绝句和七言律诗,作品多表现边塞情怀、人生哲思。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代中期,正值国家对外战争频繁之际,诗人通过描绘北地的寒冷和南方的戍守,表达了对边疆战士的关心与思念,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
《赠苏味道》是一首典型的边塞诗,诗中通过描绘北方的寒冷和南方的战斗,展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与思念。诗的开头即以“北地寒应苦”引入,给人一种沉重的压迫感,仿佛能够感受到北方士兵在严寒中戍守的艰辛。随着诗情的发展,诗人通过对“边声乱羌笛”的描绘,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边疆战斗的急迫与混乱。同时,诗中对自然景象的刻画,如“雨雪关山暗,风霜草木稀”,不仅增强了诗的画面感,也反映出战乱带来的不安和凋零。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和平的期待与对友人团聚的渴望,体现出一种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凝聚了深厚的人文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的主题在于表现对边疆战士的关怀,反映战争带来的痛苦与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归来的期待,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北地寒应苦”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胡兵战欲尽,虏骑猎犹肥”意思是:
“舆驾还京邑,朋游满帝畿”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