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7:47: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47:48
送从兄别驾归蜀
作者: 许浑
闻与湘南令,童年侍玉墀。
家留秦塞曲,官谪瘴溪湄。
道直奸臣屏,冤深圣主知。
逝川东去疾,霈泽北来迟。
青汉龙髯绝,苍岑马鬣移。
风凄闻笛处,月惨罢琴时。
客路黄公庙,乡关白帝祠。
已称鹦鹉赋,宁诵鶺鴒诗。
远道书难达,长亭酒莫持。
当凭蜀江水,万里寄相思。
这首诗表达了我对从兄即将返回蜀地的依依惜别之情。听说他在湘南担任官职,我与他童年时曾在华丽的殿堂侍奉。家乡仍然留有秦地的曲调,他因官职被贬而来到了瘴气弥漫的溪边。道路笔直却被奸臣阻挠,冤屈深重,圣主却难以知晓。东流的河水行驶得很快,而北来的雨水却显得迟缓。青色的汉水波涛汹涌,苍翠的山岚如马鬣般摇动。风声凄凉,传来了笛声,月光惨淡,琴声也已停止。旅途上经过黄公庙,乡音已至白帝祠。早已吟诵过鹦鹉赋,怎能再读那鶺鴒诗呢?远道的书信难以送达,长亭的酒也无从再持。唯有依靠蜀江的流水,将我的思念寄往远方。
作者介绍:许浑,字子渊,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59年,卒年不详。其诗风清新脱俗,情感真挚,擅长抒情。许浑的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尤其擅长描写离别和思乡之情。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许浑的从兄即将回蜀之际,诗中充满了对亲人的依依不舍与深厚的情谊,同时也流露出对政治时局的忧虑与无奈。
这首《送从兄别驾归蜀》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表达了对从兄的依依不舍和对政治现实的无奈。开篇通过“闻与湘南令”引入从兄的身份,接着提到与其童年的美好回忆,展现了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诗中反复出现的自然意象,如“逝川东去疾”、“霈泽北来迟”等,既描绘了自然景观,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深厚。
诗人不仅在此抒发个人情感,也隐含了对当时政治局势的关注,尤其是“道直奸臣屏,冤深圣主知”一句,流露出对宦官权臣的痛恨,表达了对冤屈的无奈和对圣主的希望。这种对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结合,使得整首诗更具深度和广度。
最后,诗人以“万里寄相思”作为总结,表现出即使相隔千里,亲情依旧能够通过蜀江水传达,体现了浓厚的思乡情与对亲人的深切挂念。整首诗,情真意切,意境深远,展现了唐代诗歌的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政治现实的忧虑,情感真挚而深沉。通过自然景象和个人经历的描绘,诗人将离别情感与家国情怀结合,体现了对亲情的珍视与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湘南令”指的是哪个地区的官职?
“青汉龙髯绝”中的“龙髯”比喻了什么?
诗中提到的“长亭酒莫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