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03: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03:45
陪少师李相国崔宾客宴居守狄仆射池亭
池色似潇湘,仙舟正日长。
燕飞惊蛱蝶,鱼跃动鸳鸯。
云聚歌初转,风回舞欲翔。
暖醅松叶嫩,寒粥杏花香。
罗绮留春色,笙竽送晚光。
何须明月夜,红烛在华堂。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池塘的美丽景色,水面如同潇湘的颜色,仙舟在阳光下悠然漂浮。燕子在飞翔,惊动了蝴蝶,鱼儿跃出水面,欢快地嬉戏。云彩聚集,初唱的歌声随风而回,舞动的乐曲似乎也要展翅高飞。温暖的酒香与松叶的嫩绿交融,寒冷的粥与杏花的香气相伴。华丽的绸缎留住了春天的色彩,笙箫与竽乐送来晚霞的光辉。何必非要在明月之夜,红烛已经点亮华丽的堂室。
这首诗中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宴会氛围,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作者介绍:许浑,唐代诗人,字子华,号穆溪,生于河南,擅长描写山水与人情,作品多表现出淡雅、清新的风格。他的诗以情景交融、意境深远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是在一次与友人李相国及崔宾客的宴饮中创作,地点在池亭,诗中描绘了宴会的欢愉与春天的美景,反映了诗人对友谊与自然的热爱。
这首诗以清新悠然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春日的宴会场景,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诗的开头通过“池色似潇湘,仙舟正日长”引入,展现了如画的水面和温暖的阳光,令人感受到春日的气息。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燕子飞舞和鱼跃的生动场景,生动地体现出池塘的生机与活力。诗中对“暖醅松叶嫩”的描写不仅体现了酒的温暖,也暗含了春的气息,与“寒粥杏花香”形成了温暖与寒冷的对比,增添了诗的层次感。最后,诗人以“何须明月夜,红烛在华堂”作为结尾,既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也传达了生活中只需简单的光亮与温暖,就可以享受这一刻的幸福。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优美,表现了唐代文人的闲适与雅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美景和人情之美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春天的珍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池色似潇湘”,这是形容什么?
A. 水的颜色
B. 天空的颜色
C. 叶子的颜色
诗中提到的“暖醅”指的是什么?
A. 温暖的粥
B. 美酒
C. 春天的气息
诗的最后一句“何须明月夜,红烛在华堂”表达了什么?
A. 月亮很重要
B. 简单的幸福更珍贵
C. 红烛不能代替明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