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6:16: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6:16:19
淡淡湖风弄雨丝,
纸灰飞上绿杨枝。
三年不过归元寺,
肠断清明上冢时。
微风轻轻拂过湖面,带来细细的雨丝,
纸灰随风飘扬,飞落到绿杨的枝头。
三年间无法回到归元寺,
每当清明时节,心中不禁感到悲断。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扫墓祭祖的节日,意味着追忆和缅怀故去的亲人。归元寺可能代表着某种宗教信仰或精神寄托,诗中提到的三年没有归去,暗示着长时间的离别与思念。
作者介绍:
黄文琛,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雅的文字而闻名。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事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清明时节,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深切怀念。三年的时间没有回归,描绘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家族和传统的重视。
这首诗以清明节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深切怀念。首联“淡淡湖风弄雨丝”通过轻柔的风与细雨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湖风与雨丝的结合,既描绘了清明时节温润的气候,又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柔情与哀伤。
次联“纸灰飞上绿杨枝”则通过纸灰这一祭祀的象征,进一步加深了思念的情感。纸灰的飘飞,隐喻着故人已逝的悲痛,而绿杨枝则象征着生机与希望,形成了生与死的对比,渗透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最后两句“三年不过归元寺,肠断清明上冢时”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三年的未归不仅是物理上的距离,更是心灵上的隔阂。“肠断”二字极具感染力,表达了诗人在清明时节面对墓碑时那种无以言表的痛楚与悲哀。整首诗在清明节的氛围中,渗透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亲人的无限怀念,情感深沉而真挚,令人动容。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清明时节的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表达了对故人的深切怀念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亲情与亡者的尊重和思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纸灰”象征什么?
a) 祭祀与哀悼
b) 喜庆
c) 自然现象
诗人三年未归的地方是?
a) 归元寺
b) 家乡
c) 学校
“肠断”一词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喜
b) 悲痛
c)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