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33: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3:41
馀杭道中
作者: 完颜守典 〔清代〕
夕阳红渡水迢迢,
西望馀杭路尚遥。
借问前途向何处,
隔溪人指女儿桥。
夕阳的余晖映照着绵长的水面,
我向西望去,通往馀杭的路还很遥远。
我向路人询问前方的去向,
隔着溪流,他指向了女儿桥。
“女儿桥”这一名称在古代诗词中常常用以象征女性的美好与柔情,寓意着归属与团聚。在许多地方,女儿桥也被视为爱情的象征,常常与思念和归家之情相关联。
完颜守典是清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期。他的诗歌多以自然景物为主题,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此诗写于旅行途中,表达了诗人在夕阳下独自踏上旅途时的孤独与思索。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流露出对远方的向往与归属感,对未来的迷茫和不确定。
《馀杭道中》是一首描绘旅途风景和情感的诗,从夕阳的景象入手,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诗的首句“夕阳红渡水迢迢”描绘出一个美丽的自然画面,夕阳的红光和水面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人一种宁静而又遥远的感觉。在这样的场景中,诗人不禁对前方的旅途产生了思考。
“西望馀杭路尚遥”一语,将诗人的目光引向了远方的旅程,表现出对目标的渴望,同时也反映出对路途遥远的无奈与渺小。接下来的“借问前途向何处”,诗人主动向路人询问,显示出一种谦卑与求知的姿态,这种行为不仅是对前方路途的追寻,也是对生活方向的探索。
最后一句“隔溪人指女儿桥”,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路人所指向的“女儿桥”不仅是一个地理位置,更是诗人心灵归属的象征,代表着对故乡的思念与归属感。整首诗在描写自然景色的同时,也深刻地揭示了人内心的情感波动,表现出一种对未来的期待与对过去的怀念。
夕阳红渡水迢迢
描述了夕阳映照在水面上,显得十分红艳,营造出一种美丽的景色,表现出旅途的漫长与孤独。
西望馀杭路尚遥
诗人向西方望去,看到通往馀杭的道路依然遥远,流露出对旅途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
借问前途向何处
诗人向路人询问前方的路向,表现出一种对方向的渴求和对未知的好奇。
隔溪人指女儿桥
路人指向女儿桥,这不仅是一个具体的地点,更象征着归属与情感的寄托。
整首诗以旅途为背景,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与对故乡的思念,透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传递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情感的真挚流露。
诗中“夕阳红渡水迢迢”意指什么?
A. 夕阳的美丽
B. 路途的遥远
C. 水的流动
“女儿桥”代表什么?
A. 一个地理位置
B. 归属与思念
C. 旅行的终点
诗人向路人询问前途的意图是什么?
A. 寻找方向
B. 了解天气
C. 寻找同伴
对比《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的自然景物描写,虽然风格不同,但都能感受到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两首诗均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来表达内心情感,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与生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