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3:59: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3:59:59
少年游·庐山瑶草四时春
作者: 晁补之 〔宋代〕
庐山瑶草四时春。烟锁上宫门。
记得南游,偶寻飞涧,一洗庾公尘。
香炉高咏君家事,文彩近前人。
它日骑鲸,尚怜迷路,与问众仙真。
庐山的瑶草在四季中常春,烟雾缭绕着宫门。
我记得南游时,偶然探寻那飞流直下的溪涧,洗去庾公的尘世烦恼。
在香炉上高唱你家事,文采接近于前人。
将来骑鲸而行,依旧怜惜迷路,与众仙人探问真理。
晁补之(约1055年-1121年),字用之,号山人,宋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他擅长词、诗,尤其在山水田园诗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抒发个人情感,具有浓厚的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本词创作于宋代,正值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借用庐山的优美自然景观来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烦恼的逃避,借此表达内心的宁静与追求。
《少年游·庐山瑶草四时春》是一首描绘庐山自然美的词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庐山四季常青的瑶草,以及环绕宫门的烟雾,营造出一种恬静而梦幻的氛围。前两句既描绘了自然景观,又引发了对过去游历的回忆,展现出诗人对庐山的热爱和向往。接下来的“偶寻飞涧,一洗庾公尘”则暗示了诗人对庾信的敬仰,同时表达了在自然中洗去尘世烦恼的美好愿景。
“香炉高咏君家事,文彩近前人”又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对文学的追求,并希望能接近历史上那些杰出文人的境界。最后一句“它日骑鲸,尚怜迷路,与问众仙真”则为整首词增添了一种浪漫与幻想,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理想生活的期待,以及对仙人真理的向往,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哲理的追求。
整首词不仅展现了庐山的自然美,更通过诗人的情感抒发,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悠然自得的人生态度,体现出宋代文人的精神追求与艺术审美。
整首词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对世俗烦恼的逃避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体现了宋代文人的人生态度与精神追求。
选择题: “庐山瑶草四时春”中的“瑶草”主要指什么?
A. 美丽的草木
B. 诗人的朋友
C. 世俗的烦恼
D. 仙人
填空题: 诗中提到的“庾公”是指_____。
判断题: 诗人希望通过自然洗去的“尘”是指物质的烦恼。(对/错)
通过这些比较,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不同诗人在表达对自然的敬意及个人情感的方式上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