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0:45: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0:45:00
凤凰台上忆吹箫
中秋夕山居无侣,月色又复黯然,酒兴诗情,消歇殆尽。
云叶丛阴,烟丝织暝,鸣秋声噤霜钟。
碧海青天何恨,吊影愁侬。
莫是不堪回首,故园月偏倩尘封。
空延伫,山深夜响,桂子零风。
回溯旗亭旅况,算争传水调,谁与纱笼。
今才算巢营垤蚁,衣换茅龙。
遥望隔江烟火,归梦绝倦眼惺忪。
嫦娥笑,霜髭留伴凫翁。
在中秋的夜晚,我独自居住在山中,月光洒下,却显得格外黯淡,酒兴和诗情已全部消散。
云叶掩映,烟丝交织成夜幕,秋声沉寂,似霜钟的鸣响。
碧海和青天,何曾有过怨恨,唯有那影子让我感到忧伤。
难道是因为不堪回首,故乡的月光偏偏被尘封?
我空自伫立,山深夜静,桂花在微风中飘零。
回想起在旗亭的旅途,算起来争传的水调,谁来与我共纱笼?
如今才算是巢营小蚂蚁,衣物换成了茅龙。
遥望隔江的烟火,归梦已然让人倦眼朦胧。
嫦娥在笑,霜髭与我这凫翁相伴。
杨玉衔是清代的诗人,生于一个富裕的家庭,擅长诗词、散文等多种文体。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而富有诗意。
本诗写于中秋佳节,诗人独自一人,面对明月,感到孤寂和思乡之情,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慨。
《凤凰台上忆吹箫》是杨玉衔的一首抒情诗,展现了中秋夜的孤独与思乡情。开篇即描绘了一个寂寞的山居场景,月光虽明亮,却带着一丝黯然,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引人深思。诗中通过对秋声、云叶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愁苦的氛围,令人感受到秋天的萧瑟与凄凉。
随着诗句的深入,孤独感愈加浓厚,诗人对故乡的回忆愈发显得悲伤。尤其是“故园月偏倩尘封”,不仅表达了对故乡月光的怀念,更通过月亮象征着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留恋。诗人通过桂花的飘零,进一步渲染了孤独的气氛,仿佛在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整首诗在意境上层层递进,最后的“嫦娥笑,霜髭留伴凫翁”,既有对孤独的自嘲,也有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令人回味无穷。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孤独与思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中秋节的特殊情感。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嫦娥笑”意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