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29: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29:55
乌夜啼
—— 赵鼎
檐花点滴秋清。
寸心惊。
香断一炉沈水一灯青。
凉宵永。
孤衾冷。
梦难成。
叶叶高梧敲恨送残更。
夜深秋凉,檐下的花朵滴落声声,令人感到心惊。香气已经散去,炉中香料已尽,灯光微弱幽蓝。漫长的凉夜,孤单的被子冷冷,梦境难以成真。高高的梧桐叶在敲打着心中的惆怅,送走了残缺的时光。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赵鼎(1085年-1147年),字仲明,号澹庵,南宋时著名的政治家、诗人。他在诗词创作方面有着较高的成就,作品多表现对故国的思念和个人的情感,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乌夜啼》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赵鼎的政治生涯中期。此时国家动荡、民生困苦,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个人情感的孤独。
《乌夜啼》是一首充满秋夜孤寂感的诗作,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凉夜中对往事的追忆和对孤独的感受。开头“檐花点滴秋清”,用细腻的听觉描写营造出了一种清冷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一个寂静的秋夜,滴水声声,令人心生惆怅。接下来的“寸心惊”则揭示了作者的内心感受,似乎在暗示一些不安的情绪。
“香断一炉沈水一灯青”描绘了孤独的生活情境,香火的熄灭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而微弱的灯光则映衬出夜的漫长与寒冷。诗人通过“凉宵永”和“孤衾冷”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感,冷清的夜晚与冰冷的被子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无尽的孤寂与失落。
最后的“叶叶高梧敲恨送残更”则通过意象的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心中的惆怅。高高的梧桐叶在夜风中敲打,似乎在诉说着离别与思念,让人倍感伤感。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流露出深切的思考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秋夜孤独与惆怅的深切感受,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展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乌夜啼》的作者是?
A. 李白
B. 赵鼎
C. 杜甫
D. 白居易
“香断一炉沈水一灯青”中“香”指的是什么?
A. 食物
B. 香料
C. 花香
D. 烟
诗中“孤衾冷”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温暖
B. 孤独
C. 快乐
D. 期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乌夜啼》与李白的《静夜思》都表达了对孤独的感受和对故乡的思念,但《乌夜啼》更加强调了秋夜的孤寂和内心的惆怅,而《静夜思》则更多地体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情感的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