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0:37: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0:37:49
野鸭殊家鸭,离群忽远飞。
长生缘甚瘦,近死为伤肥。
江海游空阔,池塘啄细微。
红兰白蘋渚,春暖刷毛衣。
这首诗描绘了野鸭与家鸭的不同,野鸭常常离群而飞得很远。它们的生存环境使得它们的身体瘦弱,而在快要死亡时却变得肥胖。江海宽广无边,野鸭在池塘中啄食微小的东西。春天温暖时,野鸭在红兰白蘋的水面上整理羽毛,显得格外生动。
本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野鸭的生活状态,反映了自然界的生存法则和生命的无常。诗中提到的红兰、白蘋等植物,常在古诗中象征春天和生命的复苏。
齐己(约780年-约850年),唐代诗人,号白云山人,晚唐著名的禅宗诗人,尤以描写自然和禅理的诗作而闻名。他的作品往往融汇了对自然的观察与人生哲理的思考。
《野鸭》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作者通过描写野鸭的生活状态,反映了对自然的关注与思考,也暗含了对生命与生存的哲学思考。
《野鸭》通过简单的自然描写,展现了生与死、瘦与肥、孤独与群体之间的对比。首句“野鸭殊家鸭”,直接引入了主题,展示了野鸭与家鸭不同的生活方式,暗示了自由与拘束的对立。接下来的“离群忽远飞”,则描绘了野鸭的独立性,以及它们在广阔自然中自由飞翔的状态。
进入诗的中间部分,诗人用“长生缘甚瘦,近死为伤肥”来探讨生命的脆弱与无常。在自然界中,生存的艰难使得野鸭不得不保持瘦弱的身姿,而当生命接近尽头时,肥胖却是生存条件的反映,暗示着自然界的残酷。
最后两句“江海游空阔,池塘啄细微”,展现了野鸭在广阔与细微之间的生存状态,强化了与自然的亲密关系。春暖时节,鸭子们在水面上整理羽毛,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对野鸭生活的细腻描绘,传达出生命的意义与自然的哲理,给人以深思。
整首诗通过描写野鸭的生存状态,探讨了生命的无常与自然的哲理。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表现了对生命的敬畏与思考,传达了对自由与独立的向往。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家鸭”与“野鸭”有什么不同?
A. 生活环境
B. 体型
C. 颜色
D. 饮食
填空题:诗中提到“江海游空阔”,这一句表达了__的意象。
判断题:诗中“近死为伤肥”指的是野鸭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变得肥胖。
A. 正确
B. 错误
王维《鹿柴》:同样描绘自然,但侧重于山水之美与人心的宁静,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李白《夜泊牛津》:通过描写夜晚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与齐己的《野鸭》在主题上有所共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