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辞主人绝句四首。放鹦鹉

《辞主人绝句四首。放鹦鹉》

时间: 2025-05-01 05:15:49

诗句

陇西苍巘结巢高,本为无人识翠毛。

今日笼中强言语,乞归天外啄含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15:49

原文展示

陇西苍巘结巢高,本为无人识翠毛。
今日笼中强言语,乞归天外啄含桃。

白话文翻译

在陇西的高山上,鹦鹉结巢其间,原本无人识得它的翠绿羽毛。如今被困在笼中,强忍着言语,恳求能够回到天外去啄食桃子。

注释

  • 陇西:古代地名,今甘肃省陇西县。
  • 苍巘:苍翠的山峰。
  • 翠毛:指鹦鹉的绿色羽毛。
  • 强言语:强忍着说话。
  • 乞归:恳求回归。
  • 啄含桃:啄食桃子。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陇西”与鹦鹉的意象,可能与古代对鸟类的欣赏和对自然的向往有关。鹦鹉作为一种美丽的鸟,常被视为自由与自然的象征,而其被困于笼中则反映了对自由的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齐己,唐代诗人,字惟忠,号怀古,僧人。生于陇西,以诗闻名,尤其擅长律诗和绝句,其作品常蕴含哲理和抒情。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背景或与齐己自身的生存状况有关,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鹦鹉的象征意义在于自由与束缚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齐己的《辞主人绝句四首·放鹦鹉》以鹦鹉的视角,呈现了自由与束缚之间的矛盾。开篇描绘了鹦鹉在陇西高山上结巢的情景,展现了自由自在的生活。然而,紧接着却转入鹦鹉被囚于笼中的窘迫,强忍着欲诉之言,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诗中通过对比,深刻反映了人对自由的向往,以及现实中不可避免的束缚感,令人感同身受。全诗语言简练,却意境深远,展现了齐己作为一位卓越诗人的艺术才华和深邃思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陇西苍巘结巢高:描绘鹦鹉栖息于高山之巅,暗示自然的广袤与自由。
  2. 本为无人识翠毛:表达鹦鹉的美丽无人欣赏,突显其孤独和被忽视的状态。
  3. 今日笼中强言语:鹦鹉被困于笼,无法自由表达自己的情感,暗示对自由的压抑。
  4. 乞归天外啄含桃:鹦鹉渴望回到自然,享用桃子,象征着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鹦鹉的处境比作对自由的渴望。
  • 拟人:鹦鹉被赋予了人类的情感,通过“强言语”展现其内心的挣扎。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形成了对比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鹦鹉的视角,表现了对自由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自由的渴望是人类共同的情感,诗中蕴含着对生活的哲理和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 鹦鹉:象征自由与美丽,体现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 高山:象征着自由的空间与无限可能。
  • 笼子:象征束缚与限制,反映现实生活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陇西”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甘肃省
    • B. 四川省
    • C. 云南省
  2. 诗中,鹦鹉渴望回归的食物是什么?

    • A. 苹果
    • B. 桃子
    • C. 梨子
  3. 诗中“强言语”指的是什么状态?

    • A. 鹤立鸡群
    • B. 被迫说话
    • C. 自由表达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比较齐己的《辞主人绝句四首·放鹦鹉》和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两者皆表现了对自由的向往,但齐己更侧重于对现实束缚的感慨,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了对历史与自然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齐己诗集及相关研究文章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鸳鸯 月夕 壬申七夕 屏风 武侯庙古柏 茂陵 访秋 离亭赋得折杨柳二首 重有感 莫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邑字旁的字 临川羡鱼 懋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弃繻年 般剥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耳字旁的字 苞苴竿牍 韭字旁的字 尽如人意 革字旁的字 网址 包含斗的词语有哪些 蟹慌蟹乱 飘酒 一言蔽之 示字旁的字 包含埙的词语有哪些 千里结言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