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张处士二首

《送张处士二首》

时间: 2025-04-26 13:59:58

诗句

垂垂秋雨没鞯泥,经昼门前无马嘶。

乘静因题送行什,江南归思已凄迷。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59:58

原文展示:

垂垂秋雨没鞯泥,经昼门前无马嘶。乘静因题送行什,江南归思已凄迷。

白话文翻译:

秋雨绵绵,泥泞淹没了马鞍下的垫子,整日门前听不到马的嘶鸣。趁着安静之际题写送别的诗篇,心中对江南的归思已感到凄凉迷茫。

注释:

  • 垂垂:形容雨下得连绵不断。
  • 鞯泥:马鞍下的垫子被泥水浸湿。
  • 经昼:整日。
  • 乘静:趁着安静的时候。
  • 送行什:送别的诗篇。
  • 凄迷:凄凉迷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襄(1012-1067),字君谟,北宋文学家、书法家,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他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书法尤以行书见长。这首诗是蔡襄为送别友人张处士而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深情和对江南故乡的思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蔡襄晚年,当时他正身处北方,而友人张处士即将南归。诗中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以及对江南故乡的深切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雨、泥泞、静谧的门前和马的缺席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凄凉的离别氛围。首句“垂垂秋雨没鞯泥”描绘了秋雨连绵,泥泞湿透马鞍垫的景象,暗喻离别的艰辛和不易。次句“经昼门前无马嘶”进一步以门前无马嘶鸣的静谧,加深了离别的孤寂感。后两句“乘静因题送行什,江南归思已凄迷”则表达了诗人趁着安静之际题写送别诗篇,心中对江南的归思已感到凄凉迷茫。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含蓄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和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通过“垂垂秋雨”和“没鞯泥”描绘了秋雨连绵、泥泞湿透的景象,为离别营造了凄凉的背景。
  • 次句以“经昼门前无马嘶”进一步加深了离别的孤寂感,门前无马嘶鸣的静谧象征着友人的离去。
  • 后两句“乘静因题送行什,江南归思已凄迷”表达了诗人趁着安静之际题写送别诗篇,心中对江南的归思已感到凄凉迷茫。

修辞手法:

  • 比喻:“垂垂秋雨”比喻雨下得连绵不断,增强了离别的凄凉感。
  • 拟人:“经昼门前无马嘶”中的“无马嘶”拟人化地表达了门前的静谧和孤寂。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深情和对江南故乡的思念,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秋雨、泥泞、静谧的门前、无马嘶鸣、江南归思。
  • 详细解释:秋雨和泥泞象征离别的艰辛,静谧的门前和无马嘶鸣加深了离别的孤寂感,江南归思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垂垂秋雨没鞯泥”描绘了什么景象? A. 秋雨连绵,泥泞湿透马鞍垫 B. 秋雨停歇,泥泞干涸 C. 秋雨稀疏,泥泞浅薄 答案:A

  2. 诗中“经昼门前无马嘶”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孤寂 C. 热闹 答案:B

  3. 诗中“江南归思已凄迷”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思念? A. 友人 B. 故乡 C. 旅途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 黄庭坚《寄黄几复》: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和对离别的感慨。

诗词对比: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与蔡襄的《送张处士二首》都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但苏轼的诗更多地融入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蔡襄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家,有助于理解蔡襄在宋代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使还至菱陂驿渡浉水作 过湖南羊处士别业 送李补阙之上都 送孙莹京监擢第归蜀觐省 龙门八咏。下山 龙门八咏。石楼 送徐大夫赴广州 泛曲阿后湖,简同游诸公 无锡东郭送友人游越 同郭参谋咏崔仆射淮南节度使厅前竹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遗簪堕履 飞檐反宇 蟠虫 风檐寸晷 包含舅的词语有哪些 迷离马虎 祸稔恶积 面字旁的字 副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龜字旁的字 瓦字旁的字 岁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绞丝旁的字 致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无字旁的字 金音 邪谀 囊底智 茫然不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