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念济寺晕上人院

《题念济寺晕上人院》

时间: 2025-05-10 04:11:17

诗句

泉响竹潇潇,潜公居处遥。

虚空闻偈夜,清净雨花朝。

放鹤临山阁,降龙步石桥。

世尘徒委积,劫火定焚烧。

苔壁云难聚,风篁露易摇。

浮生亦无著,况乃是芭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4:11:17

原文展示:

题念济寺晕上人院
作者: 卢纶 〔唐代〕

泉响竹潇潇,潜公居处遥。
虚空闻偈夜,清净雨花朝。
放鹤临山阁,降龙步石桥。
世尘徒委积,劫火定焚烧。
苔壁云难聚,风篁露易摇。
浮生亦无著,况乃是芭蕉。


白话文翻译:

泉水的声音在竹林中潺潺流淌,隐居的高人住得很远。
夜里在空中听到禅偈,清晨雨中花瓣显得格外安宁。
放飞的仙鹤飞临山间阁楼,降龙的身影走过石桥。
世俗的尘埃徒然堆积,劫难的火焰终将焚烧一切。
苔藓覆盖的墙壁难以聚集云雾,风中竹林的露水却易于摇曳。
浮生本无所依,何况这只是芭蕉的影子。


注释:

字词注释:

  • 泉响: 泉水流动所发出的声音。
  • 竹潇潇: 形容竹林中微风吹动时的声音。
  • 潜公: 指隐士或高人,"潜"有隐蔽之意。
  • : 指佛教中的偈语,短小的诗句。
  • 清净: 指净化、安宁的状态。
  • 劫火: 指劫难带来的火灾,象征毁灭。
  • 浮生: 指短暂的人生。

典故解析:

  • 放鹤: 可能指道教文化中的仙鹤,象征长生和隐逸。
  • 降龙: 传统文化中龙的形象,象征力量和高贵,可能与道教有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纶,唐代诗人,以描绘自然景观和抒发情感著称。他的诗作多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的反思,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题念济寺晕上人院》写于卢纶隐居的生活中,受禅宗思想影响,表达了他对世俗生活的淡泊态度以及对自然清净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自然环境,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与对世俗的反思。开篇以“泉响竹潇潇”引入,形成一种幽静的氛围,接着通过“潜公居处遥”暗示高人隐居的距离,表现出一种渴望与向往。诗中“虚空闻偈夜,清净雨花朝”描绘了夜晚的禅意与清晨的宁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安宁与对超脱的向往。

后半部分则通过“世尘徒委积,劫火定焚烧”对世俗的无奈与毁灭进行反思,表达了对世间纷扰的厌倦。最后两句“浮生亦无著,况乃是芭蕉”更是将主题提升到哲学的高度,浮生无所依赖,生活如芭蕉般轻盈而无定。

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清新,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内心的宁静,堪称唐代山水诗的典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泉响竹潇潇: 通过泉水与竹林的声音营造出一种清幽的自然环境。
  • 潜公居处遥: 隐士的生活与世隔绝,表达对隐逸的向往。
  • 虚空闻偈夜: 夜晚的宁静中听到佛教的禅偈,体现了精神的追求。
  • 清净雨花朝: 清晨的雨花象征着纯洁和宁静的生活。
  • 放鹤临山阁: 仙鹤的意象,与自然融为一体,象征自由与超脱。
  • 降龙步石桥: 描绘了神秘的力量与自然的结合,增加了诗的神秘感。
  • 世尘徒委积: 对世俗的无奈与无情的批判。
  • 劫火定焚烧: 暗示世事的无常和最终的毁灭。
  • 苔壁云难聚: 苔藓难以聚集云雾,象征着生命的渺小与无常。
  • 风篁露易摇: 竹林在风中摇曳,表现生命的脆弱与变化。
  • 浮生亦无著: 对人生无依无靠的感慨。
  • 况乃是芭蕉: 芭蕉象征着生命的轻盈与无常,进一步深化对人生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 通过自然景物描绘内心情感。
  • 拟人: 让自然景物具有情感,如“泉响”与“竹潇潇”。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清净雨花朝”与“虚空闻偈夜”。

主题思想: 整首诗展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世俗纷扰的反思,以及对人生无常的哲学思考,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泉水: 象征生命与灵性,代表清澈与自然。
  • 竹林: 代表高洁与坚韧,常与隐士生活联系。
  • : 代表长生与超脱,常用以象征理想的境界。
  • : 象征力量与尊贵,也常与道教文化相关。
  • 雨花: 代表清新与纯净,象征着生命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 诗中提到的“潜公”指的是: A. 隐士
    B. 帝王
    C. 商人
    D. 文人

  2. 填空题: 诗中提到“放鹤临山阁”,鹤在诗中象征着_____

  3. 判断题: 诗中“世尘徒委积”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赞美。 (对/错)

答案:

  1. A
  2. 超脱与自由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山中问答》王维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诗词对比:

  • 《静夜思》: 李白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情感细腻而深沉,与卢纶的淡泊隐逸形成对比。
  • 《山中问答》: 王维同样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与隐逸生活的向往,风格上有相似之处,但主题偏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卢纶研究》

以上为《题念济寺晕上人院》的详细解析与学习资料,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与欣赏这首诗。

相关查询

题煦斋夫子惜骢马图 题壹斋师钱书图 其二 去冬以朝马赠杜继园少司空今春复以行帐假之慨然述怀 其二 蒋砺堂相国以十岁童试卷签装册属题 其一 灰堆相传始皇焚书处 其一 山中 题礼社薛氏义田记后 重修惠山五里街补种桃柳千株 偕友游石浪庵 秋日西定桥闲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游刃皆虚 吏能 韵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天高听远 凶身 邪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何罪之有 竹字头的字 汊子 钩深索隐 靣字旁的字 贤台 片羽吉光 包含援的成语 青字旁的字 耒字旁的字 言字旁的字 众星环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