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4:11: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4:11:17
题念济寺晕上人院
作者: 卢纶 〔唐代〕
泉响竹潇潇,潜公居处遥。
虚空闻偈夜,清净雨花朝。
放鹤临山阁,降龙步石桥。
世尘徒委积,劫火定焚烧。
苔壁云难聚,风篁露易摇。
浮生亦无著,况乃是芭蕉。
泉水的声音在竹林中潺潺流淌,隐居的高人住得很远。
夜里在空中听到禅偈,清晨雨中花瓣显得格外安宁。
放飞的仙鹤飞临山间阁楼,降龙的身影走过石桥。
世俗的尘埃徒然堆积,劫难的火焰终将焚烧一切。
苔藓覆盖的墙壁难以聚集云雾,风中竹林的露水却易于摇曳。
浮生本无所依,何况这只是芭蕉的影子。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卢纶,唐代诗人,以描绘自然景观和抒发情感著称。他的诗作多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的反思,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题念济寺晕上人院》写于卢纶隐居的生活中,受禅宗思想影响,表达了他对世俗生活的淡泊态度以及对自然清净的向往。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自然环境,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与对世俗的反思。开篇以“泉响竹潇潇”引入,形成一种幽静的氛围,接着通过“潜公居处遥”暗示高人隐居的距离,表现出一种渴望与向往。诗中“虚空闻偈夜,清净雨花朝”描绘了夜晚的禅意与清晨的宁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安宁与对超脱的向往。
后半部分则通过“世尘徒委积,劫火定焚烧”对世俗的无奈与毁灭进行反思,表达了对世间纷扰的厌倦。最后两句“浮生亦无著,况乃是芭蕉”更是将主题提升到哲学的高度,浮生无所依赖,生活如芭蕉般轻盈而无定。
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清新,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内心的宁静,堪称唐代山水诗的典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展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世俗纷扰的反思,以及对人生无常的哲学思考,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 诗中提到的“潜公”指的是:
A. 隐士
B. 帝王
C. 商人
D. 文人
填空题: 诗中提到“放鹤临山阁”,鹤在诗中象征着_____。
判断题: 诗中“世尘徒委积”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赞美。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为《题念济寺晕上人院》的详细解析与学习资料,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与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