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念济寺晕上人院

《题念济寺晕上人院》

时间: 2025-08-10 10:43:42

诗句

泉响竹潇潇,潜公居处遥。

虚空闻偈夜,清净雨花朝。

放鹤临山阁,降龙步石桥。

世尘徒委积,劫火定焚烧。

苔壁云难聚,风篁露易摇。

浮生亦无著,况乃是芭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0 10:43:42

原文展示:

题念济寺晕上人院
作者: 卢纶 〔唐代〕

泉响竹潇潇,潜公居处遥。
虚空闻偈夜,清净雨花朝。
放鹤临山阁,降龙步石桥。
世尘徒委积,劫火定焚烧。
苔壁云难聚,风篁露易摇。
浮生亦无著,况乃是芭蕉。


白话文翻译:

泉水的声音在竹林中潺潺流淌,隐居的高人住得很远。
夜里在空中听到禅偈,清晨雨中花瓣显得格外安宁。
放飞的仙鹤飞临山间阁楼,降龙的身影走过石桥。
世俗的尘埃徒然堆积,劫难的火焰终将焚烧一切。
苔藓覆盖的墙壁难以聚集云雾,风中竹林的露水却易于摇曳。
浮生本无所依,何况这只是芭蕉的影子。


注释:

字词注释:

  • 泉响: 泉水流动所发出的声音。
  • 竹潇潇: 形容竹林中微风吹动时的声音。
  • 潜公: 指隐士或高人,"潜"有隐蔽之意。
  • : 指佛教中的偈语,短小的诗句。
  • 清净: 指净化、安宁的状态。
  • 劫火: 指劫难带来的火灾,象征毁灭。
  • 浮生: 指短暂的人生。

典故解析:

  • 放鹤: 可能指道教文化中的仙鹤,象征长生和隐逸。
  • 降龙: 传统文化中龙的形象,象征力量和高贵,可能与道教有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纶,唐代诗人,以描绘自然景观和抒发情感著称。他的诗作多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的反思,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题念济寺晕上人院》写于卢纶隐居的生活中,受禅宗思想影响,表达了他对世俗生活的淡泊态度以及对自然清净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自然环境,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与对世俗的反思。开篇以“泉响竹潇潇”引入,形成一种幽静的氛围,接着通过“潜公居处遥”暗示高人隐居的距离,表现出一种渴望与向往。诗中“虚空闻偈夜,清净雨花朝”描绘了夜晚的禅意与清晨的宁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安宁与对超脱的向往。

后半部分则通过“世尘徒委积,劫火定焚烧”对世俗的无奈与毁灭进行反思,表达了对世间纷扰的厌倦。最后两句“浮生亦无著,况乃是芭蕉”更是将主题提升到哲学的高度,浮生无所依赖,生活如芭蕉般轻盈而无定。

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清新,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内心的宁静,堪称唐代山水诗的典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泉响竹潇潇: 通过泉水与竹林的声音营造出一种清幽的自然环境。
  • 潜公居处遥: 隐士的生活与世隔绝,表达对隐逸的向往。
  • 虚空闻偈夜: 夜晚的宁静中听到佛教的禅偈,体现了精神的追求。
  • 清净雨花朝: 清晨的雨花象征着纯洁和宁静的生活。
  • 放鹤临山阁: 仙鹤的意象,与自然融为一体,象征自由与超脱。
  • 降龙步石桥: 描绘了神秘的力量与自然的结合,增加了诗的神秘感。
  • 世尘徒委积: 对世俗的无奈与无情的批判。
  • 劫火定焚烧: 暗示世事的无常和最终的毁灭。
  • 苔壁云难聚: 苔藓难以聚集云雾,象征着生命的渺小与无常。
  • 风篁露易摇: 竹林在风中摇曳,表现生命的脆弱与变化。
  • 浮生亦无著: 对人生无依无靠的感慨。
  • 况乃是芭蕉: 芭蕉象征着生命的轻盈与无常,进一步深化对人生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 通过自然景物描绘内心情感。
  • 拟人: 让自然景物具有情感,如“泉响”与“竹潇潇”。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清净雨花朝”与“虚空闻偈夜”。

主题思想: 整首诗展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世俗纷扰的反思,以及对人生无常的哲学思考,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泉水: 象征生命与灵性,代表清澈与自然。
  • 竹林: 代表高洁与坚韧,常与隐士生活联系。
  • : 代表长生与超脱,常用以象征理想的境界。
  • : 象征力量与尊贵,也常与道教文化相关。
  • 雨花: 代表清新与纯净,象征着生命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 诗中提到的“潜公”指的是: A. 隐士
    B. 帝王
    C. 商人
    D. 文人

  2. 填空题: 诗中提到“放鹤临山阁”,鹤在诗中象征着_____

  3. 判断题: 诗中“世尘徒委积”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赞美。 (对/错)

答案:

  1. A
  2. 超脱与自由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山中问答》王维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诗词对比:

  • 《静夜思》: 李白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情感细腻而深沉,与卢纶的淡泊隐逸形成对比。
  • 《山中问答》: 王维同样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与隐逸生活的向往,风格上有相似之处,但主题偏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卢纶研究》

以上为《题念济寺晕上人院》的详细解析与学习资料,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与欣赏这首诗。

相关查询

秋日杂感次秦楚芳韵 送乐秀才归新淦 溪上春日 再和一篇兼寄朱希真 用朱希真韵寄葛主簿 次韵方性夫同年见寄 送客 清江留别任子严 秋夜 送谢梦叟昆仲之湘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几字旁的字 辵字旁的字 天行时气 尊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門字旁的字 寰中 寤生 过堂 角字旁的字 园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血字旁的字 包含巧的词语有哪些 庸庸碌碌 穷了 零敲碎打 庖凤烹龙 切骨之寒 桑枢畒牖 侔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