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感世

《感世》

时间: 2025-07-26 16:50:02

诗句

触目尽如幻,幻中能几时。

愁来舍行乐,事去莫吞悲。

白发不由己,黄金留待谁。

耕烟得铭志,翻为古人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16:50:02

原文展示:

触目尽如幻,幻中能几时。
愁来舍行乐,事去莫吞悲。
白发不由己,黄金留待谁。
耕烟得铭志,翻为古人思。

白话文翻译:

眼前的一切如同幻影,幻影中又能维持多久呢?
愁苦来临时放弃欢乐,事情过去了就不要再吞噬悲伤。
白发的生长不由自己,财富又能留给谁呢?
在这烟雾中耕作,铭刻下我的志向,却又不禁思念起古人。

注释:

  • 触目:眼前所见的事物。
  • 尽如幻:一切都像幻影般虚幻。
  • 愁来:愁苦的来临。
  • 舍行乐:放弃快乐。
  • 吞悲:吞噬悲伤,指永远沉浸在悲伤之中。
  • 白发不由己:白发的生长是无法控制的。
  • 黄金留待谁:财富留给谁是个问题。
  • 耕烟:指在烟雾缭绕的地方耕作。
  • 铭志:铭刻志向,表达理想。
  • 古人思:对古人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曹松是唐代的一位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反映出对人生感慨与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在唐代,社会动荡,个人命运常常与国家和时代背景紧密相连。《感世》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短暂、愁苦与财富短暂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古人理想的追慕。

诗歌鉴赏:

《感世》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诗人通过对眼前事物的感悟,引发了对人生的深邃思考。开篇的“触目尽如幻”,瞬间带出一种虚幻的感觉,仿佛生活的一切都在瞬息万变中,难以把握。接下来的“愁来舍行乐”,让人感受到愁苦的压迫感,似乎在提醒人们不要因琐事而放弃生活中的欢乐。接下来的“白发不由己,黄金留待谁”,则是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感叹,白发象征着衰老,而财富的无用更是对人生命运的深刻反思。最后两句“耕烟得铭志,翻为古人思”,则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古人追求的向往,尽管现实压迫,但内心的志向和思考却是永恒的。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触目尽如幻:眼前的一切都像幻影,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与怀疑。
    • 幻中能几时:幻影的存在是短暂的,暗示人生的无常。
    • 愁来舍行乐:当愁苦降临时,欢乐变得无足轻重。
    • 事去莫吞悲:事情过去了,就不要再沉浸在悲伤中。
    • 白发不由己:白发的生长无法自主,象征着时间的无情。
    • 黄金留待谁:财富在生命中并没有实际的意义。
    • 耕烟得铭志:在烟雾中耕作,虽然环境艰难,但依然铭刻自己的志向。
    • 翻为古人思:对古人的思念,反映了对理想与过去的追慕。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比喻,如“触目尽如幻”,通过幻影来比喻人生的虚幻。
    • 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人生短暂与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理想与古人的追思,表现出一种哲学思考的深度。

意象分析:

  • “幻”:象征着人生的虚幻与变迁。
  • “白发”:象征着衰老与时间的流逝。
  • “黄金”:象征财富与物质,表现出对人生价值的反思。
  • “耕烟”:代表理想与追求,尽管环境艰难,但心中有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触目尽如幻”意指:

    • A. 眼前的事物清晰可见
    • B. 眼前的一切如同幻影
    • C. 眼前的景象十分美丽
  2. 诗中提到“白发不由己”,是指:

    • A. 白发是可以染成黑色的
    • B. 白发的生长无法控制
    • C. 白发是美的象征
  3. “耕烟得铭志”中“铭志”意为:

    • A. 忘却志向
    • B. 铭刻志向,表达理想
    • C. 追求物质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曹松《感世》李白《将进酒》:两首诗均表现对人生的思考,但曹松更注重内心的沉思,而李白则体现出豪放与对快乐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理论》
  • 《唐代诗人传记》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真州梅 早冬湖上 元夕 游秀府择胜园 游下竺枕流亭 游籍田 咏鹤 夜归 谢人惠天花 西京少年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道弟称兄 牙门 包含酎的词语有哪些 齲字旁的字 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历历在耳 起科 埋三怨四 阿鹊盐 韦字旁的字 束身修行 罢市 止字旁的字 谢庭兰玉 伟而 生字旁的字 八字旁的字 冠开头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