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2:38: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2:38:17
金炉香尽漏声残,
翦翦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
月移花影上栏干。
香炉中的香气已经燃尽,漏声也渐渐消散,
阵阵轻风吹来,带着寒意。
春天的美景让人心烦意乱,无法安然入睡,
月光移动,花影投射在栏杆上。
此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春色恼人”和“月移花影”这两个意象,展示了春夜的美丽和人的烦恼,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复杂情感。
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经济学家。他一生致力于政治改革,倡导变法,形成了“王安石变法”。他的诗歌作品风格多样,常常反映社会现实与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王安石的晚年,正值他政治生涯中的波折期。诗中描绘的春夜情景,流露出他对生活、时间以及自身处境的深刻感悟。
《夜直》是一首描写春夜情景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春夜的静谧与内心的烦躁形成鲜明对比。诗的开头,金炉香尽与漏声残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孤寂和时间的流逝感。香气的消散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结束,而漏声则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
接着,轻风阵阵寒意袭来,突显出春夜的清冷,使人无法安睡。此处的“翦翦轻风”描绘了春风的细腻,给人以清新之感,但又伴随着寒意,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
最后两句“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干”则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春色的美丽与惹人怨恨的烦恼形成对比,月光的移动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诗人在夜深人静之时,无法入眠,显现出一种无奈与思考的状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象,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是一幅情景交融的春夜画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夜的叙述,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失去的惋惜与对生活无奈的感慨,展现了深沉的情感。
诗词测试:
诗中“金炉香尽”所传达的意象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月移花影”表达了什么?
诗人因为什么无法入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夜直》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均描绘了夜晚的情景,但王安石更多地强调了春夜的清冷和内心的烦恼,而杜甫则侧重于思乡之情。两首诗都利用了月光的意象,但表达的情感却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