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06: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06:07
《九日登大富山》
作者: 张采庵〔近代〕
金线依人百事艰,频年输与海鸥闲。
争知风雨重阳节,得上蓬莱第一山。
白雁黄花皆作意,清歌红友自开颜。
兴来还蹑飞云顶,万笏青峦伏履间。
全诗翻译:
金色的光线照在身上,生活的艰难无处不在,多年来我将自己的烦恼都让海鸥去享受。谁知道风雨交加的重阳节,我终于登上了蓬莱的第一高峰。白色的大雁和黄色的花朵都让我心生欢喜,清脆的歌声和红色的友人让我开怀畅饮。兴致来了,我又轻轻踏上云顶,万千青山似乎都在我脚下俯伏。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张采庵,近代诗人,出生于晚清时期,活跃于民国初年。他的诗风受传统影响较深,但也融入了一些现代元素,以抒情见长。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重阳节,诗人登上大富山时,正值秋高气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反映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这首《九日登大富山》通过描绘重阳节登山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思考。诗中开头的“金线依人”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阳光的温暖,暗示了即便生活艰难,仍应保持一份乐观。接着,诗人通过“频年输与海鸥闲”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与自嘲,海鸥象征的自由与闲适正是诗人渴望的理想状态。
在“争知风雨重阳节”中,诗人将重阳节的风雨与登山的壮丽结合,显示出对人生艰难的感悟和对理想的追求。而“得上蓬莱第一山”则象征着诗人追求的理想境界,展现了他内心的挣扎与向往。后面的描写“白雁黄花皆作意”表现了诗人在自然美景中获得的愉悦和满足,清歌和友人的陪伴更是增添了节日的欢快气氛。
最后,诗人以“兴来还蹑飞云顶”收尾,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体现出一种从容与洒脱的态度。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生命的热情与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在艰辛生活中依然保持乐观的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九日登大富山》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重阳节是哪一天?
诗中“白雁黄花”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甫的《登高》同样描绘了登高望远的情景,但更加侧重于人生的忧愁与艰难,而张采庵则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乐观的生活态度。两者在主题上有相互映衬之处,但情感基调截然不同。
推荐书目:
通过这些内容,希望能加深对《九日登大富山》的理解与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