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11: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11:10
半夜
韩偓 〔唐代〕
板閤数尊后,至今犹酒悲。
一宵相见事,半夜独眠时。
明朝窗下照,应有鬓如丝。
夜深人静,酒已喝了几杯,至今想起那份悲伤。
昨夜相见的情景,难以入眠,独自辗转反侧。
明天早晨,窗外的阳光照耀,想必我的鬓发已经斑白。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特别的典故,但提到的“鬓如丝”常用于形容人年老,反映出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作者介绍:
韩偓(约 768-824),唐代诗人,字子华,号孟山,河南人。韩偓以其清新俊逸的诗风著称,擅长抒情诗,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他的诗语言简练,韵律优美,常体现出对人生的深思和对美好景色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半夜》写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以及个人情感的复杂时期,诗人通过对酒的描写,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人生短暂的感叹。
《半夜》是一首以酒为引子,描摹内心孤独与惆怅的情感诗。诗的开头“板閤数尊后”,以饮酒作为切入点,酒不仅是欢愉的象征,也暗含着伤感。随着饮酒的深入,诗人似乎在酒中寻求解脱,但“至今犹酒悲”则让人明白,即便是在欢聚之后,留下的依旧是无尽的悲伤和孤独。
接着,诗人回忆起“昨夜相见”的情景,表达了对那一瞬间的珍惜与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与失落。诗的最后两句“明朝窗下照,应有鬓如丝”以清晨的阳光与白发相对照,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这种从欢愉到悲伤的转变,令人感受到时间的残酷与生命的脆弱。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韩偓对人生的独到见解与感受,恰如其分地反映了唐代文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时间流逝和生命的脆弱,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无常的感慨,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板閤”指的是什么?
A) 酒杯
B) 桌子
C) 食物
D) 椅子
“应有鬓如丝”中的“鬓”指的是什么?
A) 头发
B) 眉毛
C) 胡须
D) 眼睛
诗人对昨夜相见的感受是?
A) 开心
B) 忧伤
C) 愤怒
D) 疲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