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30: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30:55
重游曲江
作者: 韩偓 〔唐代〕
鞭梢乱拂暗伤情,
踪迹难寻露草青。
犹是玉轮曾辗处,
一泓秋水涨浮萍。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重游曲江后的感受,鞭子轻轻扫过,似乎掠动了他内心的情感,令人心伤。昔日的足迹早已难以寻觅,露水沾湿的青草依然青翠。这里虽然曾是明月照耀过的地方,如今却只剩下一泓秋水,浮萍随波而动。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玉轮”在古诗中常用来比喻月亮,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曲江是唐代著名的游览胜地,诗人对其的重游,蕴含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作者介绍:
韩偓(约 787 年-约 850 年),字君平,唐代诗人,生于江西,后移居长安。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见长,尤其擅长描绘山水、咏物,常表达内心的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重游曲江》作于唐代,正值诗人韩偓经历人生的变迁和对过往的追忆之时。曲江作为风景名胜,承载着许多美好的回忆,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思念与伤感。
《重游曲江》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篇用“鞭梢乱拂暗伤情”描绘骑马游玩的场景,瞬间将情绪渲染得淋漓尽致。马鞭轻轻扫过,似乎触动了心底的伤感,暗示着对过去的怀念与无奈。接着“踪迹难寻露草青”一句,诗人意识到往日的足迹已难以寻觅,虽然青草依然如故,但却无从再找寻那份久远的回忆。
后两句“犹是玉轮曾辗处,一泓秋水涨浮萍”,则通过明月与秋水的意象,将诗人怀念的情感推向高潮。曾经的美好已成为追忆,水面上的浮萍,似乎在无声诉说着时间的流逝与变迁。整首诗在细腻的景物描写中,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体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与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在游览曲江时,看到的依旧是美丽的自然,但情感中却充满了对流逝岁月的无奈与惆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鞭梢乱拂”表达了什么情感?
“犹是玉轮曾辗处”中的“玉轮”指代什么?
整首诗传达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重游曲江》与李白的《静夜思》都有对月亮的描写和对过往的追忆,但韩偓的作品更加侧重于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而李白则更强调个人情感的表现。两者都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与情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