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17: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17:33
昨夜晓窗寒甚。紫燕弄巢不定。何处觅东风,梦过月塘烟径。休问。休问。耽误梅花春病。
昨夜窗前寒气逼人,紫燕在巢边飞来飞去,不知道在哪里寻找春天的东风。梦中经过了烟雾缭绕的月塘小径,似乎也不必再问了,问来问去只会耽误梅花的春天病痛。
濮文绮(生卒年不详),清代女诗人,因其才情和词作而受到赞誉。她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及情感,风格细腻,情感真挚,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如梦令》创作于一个春寒乍暖的时节,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表达了对春天的向往与对生活无常的感慨。
《如梦令》以清新脱俗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寒冷清晨的场景。开篇即以“昨夜晓窗寒甚”引入,设置了诗的氛围,表现出一种孤寂和对温暖的渴望。紫燕在巢边的徘徊,象征着春天的迟迟来临。诗人自问何处觅东风,实际上是在表达对春天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
“梦过月塘烟径”一句,营造出梦幻般的意境,月光与烟雾交融,象征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最后一句“耽误梅花春病”则在情感上达到高潮,表现出诗人对春天的希冀与无奈,梅花的春病既是对春天的期待,也是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春天的渴望,令人感受到一丝淡淡的忧伤与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与对现实无奈的感慨,展现了生命的短暂与美好的追求,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思考。
诗中提到的“紫燕”象征什么? A. 秋天 B. 春天 C. 冬天 答案:B. 春天
“梦过月塘烟径”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A. 现实的孤独 B. 梦幻的美好 C. 秋天的萧瑟 答案:B. 梦幻的美好
诗中反复出现的“休问”有什么作用? A. 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B. 表达了无奈感 C. 增加了情感色彩 答案:B. 表达了无奈感
《如梦令》与李清照的同名词作在主题与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均体现出对春天的渴望与对生活的思考。但李清照的作品更为细腻,情感更为复杂,而濮文绮的作品则简洁明了,意境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