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3:31: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31:06
原文展示: 辛酉二月十六日出暗门循城如北关登舟二首 其一 张嵲 〔宋代〕 春水悠悠绕废台,竹舆幽轧转城隈。路人不解知逐客,谓是寻春湖上来。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水流缓缓绕过废弃的台地,竹制的小车在城角发出幽幽的声响。路上的行人不明白我是被流放的客人,还以为我是来湖边寻找春光的呢。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嵲是宋代诗人,其诗作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此诗作于辛酉年二月十六日,诗人可能因政治原因被流放,诗中透露出一种被误解和孤独的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诗人被流放途中所作,通过描绘春水和废弃的台地,表达了自己被流放的孤独和对自然景物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水绕过废弃的台地和竹制小车在城角的幽幽声响,营造出一种孤独和被遗忘的氛围。诗人通过“路人不解知逐客”一句,表达了自己被流放的身份和被误解的情感。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自由的向往。
诗词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孤独和被误解,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自由的向往。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逐客”指的是什么? A. 被流放的人 B. 寻找春天的人 C. 湖边的游客 答案:A
诗中的“废台”象征着什么? A. 被遗忘的境遇 B. 春天的景色 C. 湖边的建筑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张嵲的其他诗作,如《秋夜》等,以了解其诗歌风格和主题。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感慨和对自由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宋诗选注》、《张嵲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