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8:27: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27:12
圣恩洗雪镇州寄献裴相公
天借春光洗绿林,
战尘收尽见花阴。
好生本是君王德,
忍死何妨壮士心。
曾贺截云翻栅远,
仍闻劚冻下营深。
井陉昨日双旗入,
萧相无言泪湿襟。
春天的阳光借助天意洗净了绿林,
战场上的尘埃已收尽,眼前是花下的阴影。
这本是君王的恩德,
壮士心中宁愿忍受死亡。
曾经祝贺云翻栅栏远去,
如今仍听得劚冻下营的声音。
井陉的双旗昨天已入营,
萧相无言,泪湿衣襟。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杨巨源(约公元790年-约公元860年),字子云,号白云,唐代诗人,因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著称。其作品多涉及山水、田园生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的动荡时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的关心和壮士的豪情,表现出对君王恩德的感激以及对战士牺牲精神的敬佩。
《圣恩洗雪镇州寄献裴相公》是一首情感真挚、意象丰富的古诗。诗中以春天的光景开篇,展现了自然之美与战争的对比,春光洗净了战尘,象征着和平的到来与新的希望。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在这幅画面中,君王的恩德被诗人高歌,体现了对统治者的期望与依赖。
诗中“忍死何妨壮士心”一句,展现出士人的豪情与壮志,表明了他们对国家的忠诚与牺牲精神。诗人以感慨的语气,表达出自己对壮士们的敬重,认为即使面临死亡,也应该勇敢无畏,这种情感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中尤为深刻。
后面几句提到“井陉昨日双旗入”,让人联想到战争的残酷与士兵的归来,表现了对战斗的痛苦与士人无言的悲伤。最后“萧相无言泪湿襟”,则用悲切的情感结束,传达了对战斗与牺牲的深刻感触,透出一种无奈与哀伤的氛围。
整首诗层层递进,情感真挚,既有对国家的热爱,也对士人的敬仰,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邃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君王仁德的感激与对壮士牺牲精神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情厚谊,同时也流露出对战争带来的痛苦与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战尘”象征什么?
“忍死何妨壮士心”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诗中“井陉昨日双旗入”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对比,可以看到不同诗人在面对战争与牺牲时所展现出的情感和思想,体现了唐代诗歌的多样性与深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