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夜听雨声

《夜听雨声》

时间: 2025-05-07 18:23:38

诗句

溟溟雨意若丝棼,银竹森森泻夜云。

忆昔曾行两京道,还如孤驿枕边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23:38

原文展示:

溟溟雨意若丝棼,银竹森森泻夜云。忆昔曾行两京道,还如孤驿枕边开。

白话文翻译:

夜幕下,雨意朦胧,如同纷乱的丝线;银色的竹影在夜云中森森摇曳。回忆起曾经行走在两京的道路上,此刻的感觉就像是在孤寂的驿站旁,枕边展开的景象。

注释:

  • 溟溟:形容雨意朦胧,模糊不清。
  • 丝棼:纷乱的丝线,比喻雨丝纷飞。
  • 银竹:指月光下的竹影,因月光银白而得名。
  • 森森:形容竹影浓密、幽深。
  • 泻夜云:形容竹影在夜云中摇曳,如同水流泻下。
  • 两京道:指北宋时期的东京(今河南开封)和西京(今河南洛阳)之间的道路。
  • 孤驿:孤寂的驿站,指旅途中的孤独场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嵲(1096-1148),字巨山,南宋初年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此诗可能创作于作者旅途中,通过夜雨和竹影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往旅途的回忆和对孤独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雨夜,作者独自在驿站中,回忆起曾经在两京之间的旅途,感慨时光流逝和旅途的孤独。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夜雨和竹影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幽深的氛围。首句“溟溟雨意若丝棼”,用“溟溟”形容雨意的模糊,再用“丝棼”比喻雨丝的纷乱,形象生动。次句“银竹森森泻夜云”,以“银竹”形容月光下的竹影,用“森森”和“泻夜云”描绘竹影的浓密和在夜云中的摇曳,增强了画面的动态感。后两句通过对过往旅途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孤独和时光流逝的感慨,情感深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通过“溟溟”和“丝棼”的描绘,形象地表达了夜雨的朦胧和纷乱。
  • 次句以“银竹”和“森森”描绘月光下的竹影,用“泻夜云”形容竹影在夜云中的摇曳,增强了画面的动态感。
  • 后两句通过对过往旅途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孤独和时光流逝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用“丝棼”比喻雨丝的纷乱。
  • 拟人:用“泻夜云”形容竹影在夜云中的摇曳,赋予竹影动态。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夜雨和竹影的描绘,以及对过往旅途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孤独和时光流逝的感慨,情感深沉。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溟溟、丝棼、银竹、森森、泻夜云。
  • 解释:这些词汇共同营造了一个朦胧、幽深的夜晚景象,通过雨意和竹影的描绘,增强了画面的动态感和情感的表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溟溟”形容的是什么? A. 雨意 B. 竹影 C. 夜云
  2. “银竹森森泻夜云”中的“银竹”指的是什么? A. 月光下的竹影 B. 银色的竹子 C. 竹林中的月光
  3. 诗中的“两京道”指的是哪两个城市之间的道路? A. 东京和西京 B. 南京和北京 C. 杭州和苏州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夜喜雨》:通过春夜的雨,表达了喜悦之情。
  • 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山居的秋夜,表达了宁静和超脱。

诗词对比:

  • 张嵲的《夜听雨声》与杜甫的《春夜喜雨》:两者都描绘了夜雨,但情感和主题不同,前者表达孤独和回忆,后者表达喜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嵲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
  • 《唐宋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唐宋诗的详细鉴赏,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碧牡丹(王晋卿都尉宅观舞) 次韵苏公和南新道中诗二首 次韵李秬祥符轩 题周廉彦所收李甲画三首二雁 祷雨宿九曲池上三首 次韵八弟西园课经二首二 自蒲赴湖至板桥逢杜谋伯 诉衷情(同前送春) 漫浪阁辞 水龙吟 别吴兴至松江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血字旁的字 死告活央 珍肴异馔 妄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残兵败卒 阜字旁的字 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枝木之冠 鹵字旁的字 黄衣使者 四点底的字 盖磨 杓口 燮和之任 石字旁的字 正人先正己 蓝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萦惹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