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50: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50:57
武功县中作三十首 其十六
作者: 姚合 〔唐代〕
朝朝眉不展,多病怕逢迎。
引水远通涧,垒山高过城。
秋灯照树色,寒雨落池声。
好是吟诗夜,披衣坐到明。
每天都眉头紧锁,常常生病不愿见人。
引水流向远方的涧水,堆起的山比城墙还要高。
秋天的灯光照映着树影,寒冷的雨水落在池塘发出声响。
最美的时光是在吟诗的夜晚,披上衣服坐到天明。
姚合是唐代的一位诗人,字子渊,号雪溪,出生于陕西,曾任武功县令。姚合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生活感受为题,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
这首诗创作于姚合在武功县任职期间,表现了他对生活的思考和内心的孤独感。诗中表现了对逢迎的厌倦以及对自然和诗歌的热爱,反映了诗人复杂的情感状态。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然的向往。开头两句,诗人以“眉不展”和“多病”引入,表现出由于生活琐事和身体不适而不得不远离人群的心情。接下来,诗人通过“引水远通涧”和“垒山高过城”描绘了自然景色,传达出一种对自然的依恋和对世俗生活的逃避。秋灯与寒雨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显凄凉的氛围,反映出诗人在寒冷环境中思索的状态。最后一句“好是吟诗夜,披衣坐到明”更是将诗人的情感升华到对诗歌的热爱和对夜晚的珍惜,体现出一种孤独而坚韧的精神。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展现了姚合作为唐代诗人的独特风格。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际关系的厌倦和对自然、诗歌的向往,体现了个体在世俗生活中的孤独与坚守。
诗中提到“朝朝眉不展”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忧愁
C. 疲惫
诗人最享受的时刻是什么?
A. 白天
B. 吃饭
C. 吟诗的夜晚
“引水远通涧”中的“水”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生命的流动
C. 病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