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冬暮村居杂咏,寄叔白七首 其六

《冬暮村居杂咏,寄叔白七首 其六》

时间: 2025-05-10 10:04:39

诗句

茅堂耽夜坐,布被恋朝眠。

诗句还随历,身名不称年。

森沈残腊日,错莫早阴天。

只对陶公集,闲哦饮酒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04:39

原文展示:

茅堂耽夜坐,布被恋朝眠。
诗句还随历,身名不称年。
森沈残腊日,错莫早阴天。
只对陶公集,闲哦饮酒篇。

白话文翻译:

在茅草屋中夜深人静时,我沉浸在夜坐的乐趣中,早晨却依依不舍地想要继续沉睡。诗句依旧如往常般随意而来,然而我的名声和年龄却无法相称。腊月的日子阴沉而冷冽,难以早早迎来晴天。此时我只对陶渊明的诗集感兴趣,悠闲地吟哦着他的饮酒诗篇。

注释:

  • 茅堂:茅草屋,指简陋的居所。
  • 耽夜坐:沉迷于夜晚的独坐。
  • 布被:用布制成的被子,形容简朴。
  • 称年:指年龄与名声的匹配。
  • 森沈:形容阴沉、寂静。
  • 残腊:腊月的最后几天。
  • 陶公:指陶渊明,著名的隐士和诗人,以饮酒诗闻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宪噩(清代),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常体现出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热爱,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冬季,诗人身处乡村,面对寒冷的冬夜,反映了他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诗歌的热爱。

诗歌鉴赏:

李宪噩的《冬暮村居杂咏》其六,诗中渗透着浓厚的闲适气息与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开头两句,诗人以“茅堂耽夜坐”引入,展现了他独处于乡村的宁静氛围,夜晚的深沉让他沉迷其中,似乎是对世俗喧嚣的逃避。接着,诗人道出对晨眠的依恋,隐含着一种生活的惬意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诗句还随历,身名不称年”一句,流露出诗人对创作的执着与对名声的淡薄,表明他更在乎个人的内心世界,而非外界的评价。腊月的“森沈残腊日”则加深了冬日的寒意,与内心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对比不仅展示了自然的冷酷,也折射出诗人内心的温暖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一句“只对陶公集,闲哦饮酒篇”不仅突显了诗人陶渊明在他心中的地位,也体现了他渴望与自然、诗意生活相融合的心情。整首诗在细腻的描绘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平和,令人感受到乡村冬夜的静谧与诗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茅堂耽夜坐:身处简陋的茅屋,夜深人静,诗人陶醉于此。
  • 布被恋朝眠:诗人对早晨的依恋,暗示了生活的惬意。
  • 诗句还随历:诗句如往常般随意而来,反映创作的自然流畅。
  • 身名不称年:名声与年纪不相称,表达了内心对世俗的淡薄与不羁。
  • 森沈残腊日:腊月的日子阴沉,传达出冬季的寒冷与孤寂。
  • 错莫早阴天:感叹天气的不如意,反映内心的期待与失落。
  • 只对陶公集:对陶渊明的作品情有独钟,表明诗人追求自然与诗意的生活。
  • 闲哦饮酒篇:吟哦陶渊明的饮酒诗,象征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意象:通过“茅堂”、“残腊日”等意象,营造出浓厚的乡村冬日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热爱,对自然与诗歌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岁月流逝和名声的淡然态度,展现出一种宁静、悠闲的生活哲学。

意象分析:

  • 茅堂:象征着朴素、自然的生活。
  • 布被:代表着家庭的温暖与宁静。
  • 残腊日: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冬季的冷清。
  • 陶公集:象征着诗人的理想与向往的生活方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对哪个古代诗人的作品情有独钟? a) 李白
    b) 陶渊明
    c) 杜甫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茅堂”象征什么? a) 富贵生活
    b) 朴素自然
    c) 官场生活
    d) 繁华城市

答案

  1. b) 陶渊明
  2. b) 朴素自然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系列诗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李宪噩的作品与陶渊明的《饮酒》有相似的主题,二者均表达了对自然、田园生活的向往。陶渊明的诗更显洒脱,而李宪噩则在闲适中带有些许淡淡的忧伤,反映出不同的生活哲学与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李宪噩研究》
  • 《陶渊明与隐逸文化》

相关查询

五鼓 闲咏 寄题朱元晦武夷精舍 春日杂兴 雪山 秋晚 柯桥客亭 自述 梅花 病后晨兴食粥戏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止字旁的字 干字旁的字 色胆如天 因袭陈规 微观经济学 丘结尾的成语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弊衣蔬食 平步登云 心奓体泰 转败为成 径畛 人字头的字 威赫 火字旁的字 川字旁的字 娼妇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