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8:09: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09:36
《浣溪沙 示莲女》
作者: 喻撚 〔清代〕
晓日当窗理绣丝。
莫调金粉莫拈诗。
倦馀聊倚碧梧枝。
道蕴才华妨静女,
少君风范是良师。
耽书休似阿娘痴。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照在绣丝上。
不要去调和金粉,也不要去吟诗。
疲倦时,就依靠在碧梧树枝上。
才华蕴藏的道理妨碍了安静的女子,
而少君的风范则是她的良师。
沉迷于书本,不要像母亲那样痴迷。
这首词中提到的“碧梧”常常与高洁的气质相联系,而“少君”则暗指年轻有为的男子,传达了一种理想的师生关系。诗中体现了对知识的追求,但同时也暗示了对女性的期望,即希望她们在追求才华和风雅的同时,保持静谧和内敛。
喻撚,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女性的温柔关怀。
此诗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女性的期待与对知识的渴求。诗人通过描绘早晨的宁静,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女性自我修养的期待。
整首《浣溪沙 示莲女》以清晨的光景为背景,展示了一种宁静而深邃的生活态度。诗的开头描绘了一个清晨的景象,阳光透过窗户,照在绣丝上,给人以恬静的美感。接着,诗人劝诫女子不要拘泥于外物的装饰(如金粉),也不要过于沉迷于诗歌的创作。这里反映出一种对内心世界的重视,强调了内在修养的重要性。
“倦馀聊倚碧梧枝”一句,表达了一种疲倦后的放松,象征着在繁忙生活后渴望宁静的心情。接下来的两句则揭示了诗人对女子的期望:她既要有才华,又要保持一种静谧的气质,而少君的风范则是她学习的榜样。最后一句“耽书休似阿娘痴”则将母亲的痴迷与理智的追求形成对比,暗示了对知识的追求应当有度。
整首诗在意境上透出一种温柔的哲思,既是对生活的观察,也是对女性理想的一种期待,展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与女性角色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女性内在修养的重视,强调在追求知识和才华的同时,保持一种宁静、优雅的生活态度。
诗中提到的“碧梧”象征什么?
A. 高洁
B. 华丽
C. 忧伤
D. 热情
诗人对女子的期望是什么?
A. 追求外表
B. 保持宁静与内涵
C. 追求名利
D. 忽视内心
“耽书休似阿娘痴”中的“阿娘”指的是谁?
A. 母亲
B. 朋友
C. 姐妹
D. 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