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古剑行

《古剑行》

时间: 2025-08-03 21:04:29

诗句

千年土中两刃铁,土蚀不入金星灭。

沉沉青脊鳞甲满,

蛟龙无足蛇尾断,忽欲飞动中有灵。

豪士得之敌国宝,

仇家举意半夜鸣。

小儿女子不可近,龙蛇变化此中隐。

夏云奔走雷阗阗,恐成霹雳飞上天。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3 21:04:29

原文展示:

千年土中两刃铁,
土蚀不入金星灭。
沉沉青脊鳞甲满,
蛟龙无足蛇尾断,
忽欲飞动中有灵。
豪士得之敌国宝,
仇家举意半夜鸣。
小儿女子不可近,
龙蛇变化此中隐。
夏云奔走雷阗阗,
恐成霹雳飞上天。

白话文翻译:

这把千年埋在土中的双刃铁剑,
即使经历土壤侵蚀,金星也无法灭绝它的光芒。
沉重的青色剑脊,满是鳞片,
如同蛟龙没有足足,蛇的尾巴断了。
忽然间,它似乎要飞动,里面蕴藏着灵气。
豪杰得到它,便是敌国的珍宝,
仇敌心怀不轨,深夜中要来鸣叫。
小孩和女子都不可靠近,
因为其中隐含着龙蛇的变化。
夏天的云彩奔走,雷声轰鸣,
恐怕这将变成霹雳飞上天空。

注释:

  • 千年土中:指长埋地下的古剑,象征历史悠久。
  • 两刃铁:双刃剑,强调其锋利与威力。
  • 土蚀不入金星灭:即使在泥土中,依然保持光彩,意指剑的品质优秀。
  • 蛟龙无足蛇尾断:形象比喻古剑的神秘与威慑力。
  • 豪士得之敌国宝:豪杰获得这把剑就如同得到了敌国的宝物,体现剑的珍贵。
  • 小儿女子不可近:警示普通人不应轻易接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应物,唐代诗人,字子云,号涧底。生于701年,卒于760年,因其诗风清新、情感真实而著称。他的诗作常涉及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具有深刻的思考。

创作背景:

《古剑行》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中表现了对古物的珍视与对豪杰的向往,反映出当时士人对武器和力量的崇拜。

诗歌鉴赏:

《古剑行》通过描写一把古剑,展现了其深厚的历史和神秘的力量。诗中提到的“千年土中两刃铁”,不仅强调了剑的悠久历史,更引发人们对历史文化的思考。古剑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承载了古老的智慧和力量。诗人用“土蚀不入金星灭”来表现剑的坚韧与不屈,这种意象让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生命力和不灭的精神。

在后面的描写中,诗人提到“豪士得之敌国宝”,使得这把剑变得更加神秘和珍贵。古剑不仅是一件武器,更是豪杰的象征,代表着力量和荣耀。而“仇家举意半夜鸣”则暗示了剑的威力和敌人的畏惧,进一步增强了剑的神秘感。

诗中多次出现自然现象的描写,如“夏云奔走雷阗阗”,通过自然与剑的结合,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又神秘的氛围。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古剑本身的魅力,更通过意象与情感的交融,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力量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千年土中两刃铁:这句表明古剑的历史悠久,双刃设计暗示其锋利。
  2. 土蚀不入金星灭:强调古剑的坚固与不易磨损,象征着它的价值。
  3. 沉沉青脊鳞甲满:形象化地描绘剑身的结构,令人联想到古老的神话生物。
  4. 蛟龙无足蛇尾断:比喻古剑的变化和力量,象征着不可预测的威力。
  5. 忽欲飞动中有灵:暗示古剑不仅是物质的存在,还有灵性的体现。
  6. 豪士得之敌国宝:表明豪杰得到这把剑如同得到敌国的珍宝,突显其重要性和价值。
  7. 仇家举意半夜鸣:暗示敌人对这把剑的觊觎,增加了紧迫感。
  8. 小儿女子不可近:警告普通人不应轻易接触古剑,暗示其危险性。
  9. 龙蛇变化此中隐:进一步强调剑的神秘和其潜在的威胁。
  10. 夏云奔走雷阗阗,恐成霹雳飞上天:自然现象与剑的结合,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气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古剑比作神秘的生物,增强了诗的神秘感。
  • 拟人:赋予古剑灵性,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如“蛟龙无足蛇尾断”,体现了诗的工整和美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古剑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珍视与对力量的向往,同时也警示人们对力量的尊重与敬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剑:象征力量、历史与文化。
  • 雷电:代表不可预测的力量和威胁。
  • 豪杰:反映出对英雄人物的崇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古剑埋藏了多少年? a) 千年
    b) 百年
    c) 万年

  2. 诗中警告谁不可以靠近古剑? a) 士人
    b) 小儿女子
    c) 豪杰

  3. “夏云奔走雷阗阗”中的“雷阗阗”意指什么? a) 雷声大作
    b) 雷声微弱
    c) 雷声消失

答案:

  1. a) 千年
  2. b) 小儿女子
  3. a) 雷声大作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韦应物与李白的作品:两位诗人都表达了对力量和历史的崇敬,但韦应物通过古剑的描写显得更加神秘,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表达个人的情感与豪情。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韦应物传》

相关查询

咏荆轲 饮酒·其五 吴孙皓初童谣 白马篇 燕歌行二首·其一 桓灵时童谣 凛凛岁云暮 客从远方来 回车驾言迈 迢迢牵牛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先悉必具 髟字旁的字 包含恧的词语有哪些 敏于事,慎于言 越絶 入邦问俗 湖色 鼓字旁的字 巧妻常伴拙夫眠 氏字旁的字 戈字旁的字 虎字头的字 咂舌攒眉 祝词 蠲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彼此彼此 侏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厂的词语有哪些 万方多难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