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长相思三首 其二

《长相思三首 其二》

时间: 2025-07-29 09:11:58

诗句

一峰秋,万峰秋,白露为霜草树秋。

西风刮面秋。

寓园秋,故园秋,学道论文三十秋。

浮生知几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09:11:58

原文展示:

长相思三首 其二
作者: 奕绘 〔清代〕

一峰秋,万峰秋,白露为霜草树秋。
西风刮面秋。寓园秋,故园秋,学道论文三十秋。
浮生知几秋。

白话文翻译:

秋天来临,一座山的秋天,万山的秋天,白露变成霜,草木也在秋天中凋零。
西风拂面,感受到秋的气息。寓言的园子,故乡的秋天,学习道理和写论文的三十个秋天。
浮生中又能有多少个秋天呢?

注释:

  • 白露: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指昼夜温差增大,天气转凉,露水增多的时节。
  • 浮生:指人生,强调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 寓园:可以理解为理想的生活环境或隐居之地。

典故解析:

“白露为霜”出自《诗经》,意指天气转凉,象征着生命的变化与时光的流逝;“学道论文”反映了古人对学习和求知的重视,三十个秋天意味着漫长的求知之路与人生历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奕绘,清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代,其作品常表现出对生命、自然的深切思考,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作者对人生哲理的反思中,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感叹和对学习、生活的思索。

诗歌鉴赏:

《长相思三首 其二》通过“秋”这一意象,将自然界的变化与人生的感悟交织在一起。诗中“白露为霜”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将读者带入一种清冷而萧瑟的氛围中,秋天不仅是自然的变迁,也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流逝。通过对比“故园秋”和“三十秋”,作者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学习的执着,反映出时间的磨砺与生命的沉淀。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既有自然的描绘,也有对人生的哲思,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的艺术空间。西风、白露等意象不仅展现了秋天的特征,也在潜移默化中烘托出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思考。最后一句“浮生知几秋”则是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令人深思,体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珍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一峰秋,万峰秋”:从单一到多重,表现秋的普遍性。
    • “白露为霜草树秋”:描绘自然景象,增强秋的感觉。
    • “西风刮面秋”:西风带来清冷,象征着人生的冷酷。
    • “寓园秋,故园秋”:表现作者对理想和故乡的思念。
    • “学道论文三十秋”:学习的艰辛与漫长。
    • “浮生知几秋”:感叹人生的短暂。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秋”字的重复,增强节奏感。
    • 拟人:西风似乎在与人交流,传递情感。
  • 主题思想:诗歌以秋为媒介,探讨生命的短暂与求知的艰辛,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 :象征成熟、凋零与生命的无常。
  • 白露与霜:代表着变化与时间的流逝。
  • 西风:象征外界的压力和内心的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白露为霜”中的“白露”指的是哪一节气?
    A. 立春
    B. 白露
    C. 秋分

  2. 诗中“学道论文”体现了作者对什么的重视?
    A. 生命的享受
    B. 知识的追求
    C. 自然的观察

  3. “浮生知几秋”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C. 对故乡的思念

答案: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李白
  • 《山中问答》 王维

诗词对比:李白的《秋夕》同样描绘了秋天的孤寂与思考,而王维的《山中问答》则更多地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了不同诗人对秋天的独特理解和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清代诗人研究》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古诗词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

相关查询

出真州 其六 咏怀 赠神目相士 衡州送胡端逸赴漕 听罗道士琴 言志 发彭城 翠玉楼和胡端逸韵 赠刘矮跛相士 冬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走之旁的字 立刀旁的字 指嗾 珂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类结尾的成语 糹字旁的字 牙字旁的字 荣亲 爱恋 咏絮之才 车字旁的字 扯扯拽拽 穷四和 诘屈聱牙 社稷之器 脱天漏网 同等学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