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36: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36:57
作者: 黄庭坚 〔宋代〕
仙儒昔日卷龟壳,
蛤蜊自可洗愁颜。
不比二螫风味好,
那堪把酒对西山。
昔日的仙儒们曾经卷起龟壳,
蛤蜊的肉可以洗去烦恼的面容。
这滋味可比那二螫的风味更好,
怎能在西山面前对饮美酒呢?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是北宋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的作品常表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黄庭坚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富有哲理,常常反映出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黄庭坚与友人饮酒时,借酒抒怀,反映出他对生活的淡泊与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世间繁华的超然态度。
《代二螫解嘲》是一首充满哲理和人文关怀的诗作。诗中通过对古代仙儒的追忆和对蛤蜊的赞美,表现了作者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风味的嘲讽。诗人通过“仙儒”与“蛤蜊”的对比,揭示了内心对于精神追求与物质享受的思考。前两句借古喻今,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向往以及对自身愁苦的洗涤。在这里,蛤蜊的“洗愁颜”不仅是对物质的享受,更是对心灵的解脱与安慰。后两句则转向对饮酒的反思,认为与其在西山对饮,不如珍惜当下的简单生活。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的层次感,也使得整首诗在意境上更加深邃。黄庭坚以优雅的笔触将古典文化与个人情感结合,展现了其独特的诗人风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物质与精神的思考,展现了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仙儒”指的是哪个群体?
蛤蜊在诗中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黄庭坚的《代二螫解嘲》与李白的《将进酒》均表达了对饮酒与生活的感悟,但黄庭坚更侧重于对简单生活的追求,而李白则是豪放的饮酒与人生哲学的结合,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与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