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代二螫解嘲

《代二螫解嘲》

时间: 2025-04-30 20:36:57

诗句

仙儒昔日卷龟壳,蛤蜊自可洗愁颜。

不比二螫风味好,那堪把酒对西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36:57

代二螫解嘲

作者: 黄庭坚 〔宋代〕

原文展示:

仙儒昔日卷龟壳,
蛤蜊自可洗愁颜。
不比二螫风味好,
那堪把酒对西山。

白话文翻译:

昔日的仙儒们曾经卷起龟壳,
蛤蜊的肉可以洗去烦恼的面容。
这滋味可比那二螫的风味更好,
怎能在西山面前对饮美酒呢?

注释:

  • 仙儒: 指道家或儒家高人,具有超凡脱俗的品德与学识。
  • 卷龟壳: 古代书法中用龟壳作为书写工具,象征着古人的智慧与修养。
  • 蛤蜊: 一种海鲜,象征着简单快乐的生活。
  • 二螫: 指村庄或某种特定的场景,可能暗指某种特定的风味或环境。
  • 西山: 可能指代诗人所处的环境,或是隐喻人生的某个阶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是北宋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的作品常表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黄庭坚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富有哲理,常常反映出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黄庭坚与友人饮酒时,借酒抒怀,反映出他对生活的淡泊与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世间繁华的超然态度。

诗歌鉴赏:

《代二螫解嘲》是一首充满哲理和人文关怀的诗作。诗中通过对古代仙儒的追忆和对蛤蜊的赞美,表现了作者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风味的嘲讽。诗人通过“仙儒”与“蛤蜊”的对比,揭示了内心对于精神追求与物质享受的思考。前两句借古喻今,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向往以及对自身愁苦的洗涤。在这里,蛤蜊的“洗愁颜”不仅是对物质的享受,更是对心灵的解脱与安慰。后两句则转向对饮酒的反思,认为与其在西山对饮,不如珍惜当下的简单生活。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的层次感,也使得整首诗在意境上更加深邃。黄庭坚以优雅的笔触将古典文化与个人情感结合,展现了其独特的诗人风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仙儒昔日卷龟壳: 追忆古代的贤士们,象征高人雅士的智慧。
    • 蛤蜊自可洗愁颜: 通过简单的蛤蜊来解除内心的忧愁,强调生活中的简单快乐。
    • 不比二螫风味好: 表达对某种繁华或复杂生活的否定,认为简单的生活更有滋味。
    • 那堪把酒对西山: 对饮酒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沉静和对自然的热爱。
  • 修辞手法:

    • 对比: 通过对古代贤士与当下生活的对比,增强了诗的深度。
    • 象征: 蛤蜊象征着简单快乐的生活,西山则代表着自然的宁静。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物质与精神的思考,展现了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仙儒: 象征智慧与人文修养。
  • 蛤蜊: 代表简单快乐的生活。
  • 西山: 代表自然与宁静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仙儒”指的是哪个群体?

    • A. 古代的文人
    • B. 现代的哲学家
    • C. 农民
    • D. 商人
  2. 蛤蜊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简单快乐的生活
    • C. 忧愁
    • D. 繁华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黄庭坚的《代二螫解嘲》与李白的《将进酒》均表达了对饮酒与生活的感悟,但黄庭坚更侧重于对简单生活的追求,而李白则是豪放的饮酒与人生哲学的结合,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与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黄庭坚传》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姚侍御见过,戏赠 留别吴七正字 九日代罗樊二妓招舒著作 齐梁格。 河南王尹初到,以诗代书先问之 闲适 早热 把酒思闲事二首 除官赴阙,留赠微之 偶作二首 其一 闲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咄嗟之间 照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威灵 三六 乛字旁的字 薰莸不杂 占为己有 风雨如盘 釒字旁的字 温度觉 桃开头的成语 无平不颇 食米 发隐擿伏 卤字旁的字 克字旁的字 亅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