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36: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36:32
赠朱方李道人
黄庭坚
观骨横穿寿门过,
年比数珠剩三颗。
横吹铁笛如怒雷,
国初旧人惟有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道士的形象,似乎在传达一种对过往岁月的感慨。看那骨架穿过长寿的门,时间的流逝让我只剩下三颗珠子。横吹的铁笛声如同愤怒的雷声,国家建立之初的旧人中,唯有我仍然存在。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书法家,苏轼的好友,推崇“诗中有书”的风格,诗歌多表现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黄庭坚晚年所作,反映了他对生命、时间和个人经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道教思想的理解。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首先通过“观骨横穿寿门过”,引发对生命短暂的思考,暗示着人生的无常与脆弱。接着“年比数珠剩三颗”,用珠子比喻时光流逝,显示出诗人对自身老去的无奈和感慨。最后一句“国初旧人惟有我”则进一步深化了对历史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在历史长河中的孤独与坚持。
诗中的意象鲜明且富有深意,既表现了对个体生命的感慨,也反映了对时代变迁的思索。黄庭坚用“铁笛如怒雷”的比喻,不仅描绘了声音的震撼,也传达出他内心的激荡与不安。整首诗情感真挚,结构紧凑,展现了黄庭坚深厚的诗歌功底和独特的人生哲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生命的沉思和历史的回望,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存在的思考与对过往岁月的感慨,突显了个体在历史长河中的独特位置与孤独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观骨”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道士的赞美
b) 对生命脆弱的感慨
c) 对历史的追忆
“年比数珠剩三颗”中的珠子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时间
c) 朋友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高兴
b) 孤独与坚持
c) 忧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黄庭坚的《赠朱方李道人》与杜甫的《登高》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但前者更注重个体的孤独感,而后者则强调时光的流逝与历史的沉重。两者都通过精炼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的思考与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