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01: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01:14
长相思
秋风清,秋月明。
叶叶梧桐槛外声,
难教归梦成。
砌蛩鸣,树鸟惊。
塞雁行行天际横,
偏伤旅客情。
秋风清爽,秋月明亮。
梧桐树的叶子在窗外沙沙作响,
使得归家的梦难以成真。
石阶上蟋蟀在鸣叫,树上的鸟儿在惊飞。
北去的大雁在天边横行,
更让人感到旅客的愁苦。
“塞雁”常用来指代北方的雁,象征离别与思乡。在古代,雁南飞或北归时常引发旅人的思念之情,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旅途艰辛的感慨。
李攀龙(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字云龙,号松隐,浙江人,擅长诗词,作品多表达个人情感和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其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长相思》写于一个秋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旅途的孤独感。诗中秋天的意象营造出了一种萧瑟的气氛,增强了离愁别绪。
《长相思》是一首抒情诗,巧妙地运用秋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旅客的思乡之情。首联“秋风清,秋月明”通过清新的秋风和明亮的秋月,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暗示着诗人的内心情感。接下来的“叶叶梧桐槛外声”描绘了窗外梧桐叶飘落的声音,使得这一景象更加生动。诗人通过这些细腻的描写,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浓厚的忧愁。
“难教归梦成”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后半部分“砌蛩鸣,树鸟惊”则通过描写蟋蟀的鸣叫和树上鸟儿的惊飞,进一步增强了诗的情感,表现出一种惆怅和急迫的心情。最后的“塞雁行行天际横,偏伤旅客情”,通过北雁的形象,深化了离愁别绪,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深切怀念。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还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紧密结合,形成了深刻的情感共鸣,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和对旅途孤独的感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旅途孤独的感慨。通过浓郁的秋天意象,表达了离愁别绪,展现了诗人的深情与无奈。
诗中描绘的季节是哪个?
“叶叶梧桐槛外声”中,梧桐代表什么?
诗中哪一句表达了旅客的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