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1:47: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1:47:56
先生谷神者,甲子焉能计。自说轩辕师,于今几千岁。
寓游城郭里,浪迹希夷际。应物云无心,逢时舟不系。
餐霞断火粒,野服兼荷制。白雪净肌肤,青松养身世。
韬精殊豹隐,炼骨同蝉蜕。忽去不知谁,偶来宁有契。
二仪齐寿考,六合随休憩。彭聃犹婴孩,松期且微细。
尝闻穆天子,更忆汉皇帝。亲屈万乘尊,将穷四海裔。
车徒遍草木,锦帛招谈说。八骏空往还,三山转亏蔽。
吾君感至德,玄老欣来诣。受箓金殿开,清斋玉堂闭。
笙歌迎拜首,羽帐崇严卫。禁柳垂香炉,宫花拂仙袂。
祈年宝祚广,致福苍生惠。何必待龙髯,鼎成方取济。
这位先生是谷神,甲子(六十年)又如何能计算?
他自称是轩辕的老师,至今已有几千年。
他居住在城郭之间,浪迹于希夷的境地。
应对事物如同无心,遇到时机便不系舟船。
吃霞光像吃火种,穿着野外的衣服兼具古制。
白雪洗净肌肤,青松养护身心。
隐身韬光如豹,炼骨换羽同蝉蜕。
忽然离去不知去向,偶尔来临又有何缘?
二仪(天地)齐寿,六合(宇宙)随之休息。
彭聃(人名)像个婴孩,松树的年限也显得微细。
曾经听说穆天子(汉朝皇帝),更想起汉皇帝。
亲自屈膝于万乘的尊荣,将穷尽四海的裔民。
车马遍布草木之间,锦缎和丝绸招引谈论。
八骏马虚空往返,三座山转眼之间遮蔽。
我的君主感念至德,玄老(张果)欢欣地来访。
受箓(道教法旨)金殿打开,清斋(清静的斋戒)玉堂关闭。
笙歌迎接拜首,羽帐高耸严密。
禁柳垂下香炉,宫花轻拂仙人的衣袂。
祈愿国家长治久安,带给苍生的福祉。
为何一定要等到龙髯(老者)才能获得帮助?
作者介绍:李颀,唐代诗人,字梦阮,号天池,晚号山人,生于唐朝中期。其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哲理思考为主题。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唐代道教文化盛行之时,诗人通过对张果先生的谒拜,表达对道教思想的向往与追求,展现了隐逸的生活理想。
《谒张果先生》这首诗,李颀通过对张果的描写,展现了道教隐士的生活和精神追求。诗中以“谷神”开篇,表明了对自然神灵的敬仰,接着提到“甲子焉能计”,暗示了时间的无尽与生命的永恒。诗人以张果为代表,渴望追求长生不老,寄托了对自然与宇宙和谐的理想向往。
全诗意境悠远,情感深沉,语言清新自然,刻画了隐士的闲适与超脱。通过描写自然景象与人自身的关系,展现了道教的无为而治与顺应自然的思想。李颀在诗中多次提到历史人物和事件,显示出对历史的反思与对现实的追求,强调了个人修身齐家的重要性。
诗中意象丰富,如“餐霞”、“白雪”等,暗示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笙歌”、“羽帐”等则描绘了道教仪式的庄重与神秘,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整首诗以张果为核心,围绕其修道的生活与思想展开,体现了诗人对道教哲学的深刻理解与认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如“餐霞断火粒”比喻高洁的理想生活,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艺术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张果为象征,传达了对道教隐逸生活的向往,强调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体现了超越时空的哲思。
诗词测试:
《谒张果先生》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谷神”指的是?
诗中所表现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