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粲公院各赋一物得初荷

《粲公院各赋一物得初荷》

时间: 2025-04-29 17:43:55

诗句

微风和众草,大叶长圆阴。

晴露珠共合,夕阳花映深。

从来不著水,清净本因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7:43:55

原文展示:

微风和众草,大叶长圆阴。
晴露珠共合,夕阳花映深。
从来不著水,清净本因心。

白话文翻译:

微风轻拂着草丛,大片的叶子投下圆润的阴影。
阳光下,露珠相互辉映,夕阳的光影映照着花朵更加深邃。
从来没有接触过水,清澈宁静的状态源于内心的安宁。

注释:

  • 微风:轻柔的风。
  • 众草:指草丛,众多的草。
  • 大叶:指大而宽的叶子。
  • 长圆阴:长且圆的阴影。
  • 晴露珠:晴天的露珠。
  • 共合:相互交融、辉映。
  • 夕阳:傍晚的太阳。
  • 花映深:花朵在夕阳下显得更加深邃。
  • 不著水:没有接触过水。
  • 清净:清澈宁静。
  • 本因心:本源于心灵的状态。

典故解析:

此诗并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其意境与传统文化中强调内心宁静、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相吻合。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对内心清净状态的追求。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李颀,字常和,唐代诗人,曾任职于中央和地方政府,以五言诗见长,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善于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意境。
  • 创作背景:李颀生活在唐代盛世时期,社会相对安定,诗人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自身的情感与感悟。

诗歌鉴赏:

《粲公院各赋一物得初荷》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夏的自然景象。首联“微风和众草,大叶长圆阴”通过描写微风吹拂草丛的场景,展现出自然的和谐美好。大叶的阴影不仅是视觉上的描绘,也是对自然庇护的象征,给人以舒适之感。

接下来的句子“晴露珠共合,夕阳花映深”则通过晴天的露珠与夕阳下的花朵,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露珠在阳光照射下晶莹剔透,夕阳的余晖又为花朵染上了一层温柔的色彩,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最后一句“从来不著水,清净本因心”则将诗歌的意境推向更深的哲理层面。诗人强调内心的宁静与清澈,并揭示了这种状态并不依赖外在的环境,而是源自内心的修养。这种自我反省的思考,展现了李颀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的敬畏。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通过“微风”和“众草”描绘出一种生机盎然的自然状态,表现出自然的柔和与生动。
    • 第二联:描绘了阳光、露珠和花朵之间的关系,表达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
    • 第三联:转向内心的哲学思考,指出内心的清净才是维持内心宁静的根本原因。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心灵状态相结合,形成一种内外相应的和谐美。
    • 拟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赋予其生动的情感。
    • 对仗:诗句中多处运用对仗,使得朗朗上口,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主题思想: 诗歌传达了内心的宁静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强调内心世界的重要性,体现了李颀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意象分析:

  • 微风:象征自然的轻柔与和谐。
  • 大叶:代表庇护、安慰的象征。
  • 阳光与露珠:象征生命的活力与清新。
  • 夕阳: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美好。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自然元素有哪些?
      A. 微风 B. 大海 C. 露珠 D. 山川
      答案:A, C

    2.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什么?
      A. 自然美 B. 内心宁静 C. 爱情 D. 友谊
      答案:B

    3. 李颀生活在哪个朝代?
      A. 汉代 B. 唐代 C. 宋代 D. 明代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1. 王维《鹿柴》
    2. 孟浩然《春晓》
  • 诗词对比

    • 李颀的《粲公院各赋一物得初荷》与王维的《鹿柴》皆以自然景物为题材,但李颀更侧重内心的哲学思考,而王维则以写景为主,表现出一种隐逸的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颀诗集》
  • 《唐代诗人传记》

相关查询

答子有 生日口占 岁杪用韵二首 送王万里赴阙 太一宫斋祭呈司封吴舍人 清凉院僧房致斋 次韵子有赋著图书所 庐山五猗 又敬和寓舍 初夏即事一首谢俞德远惠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留神 业字旁的字 辵字旁的字 抗怀物外 宝盖头的字 争多论少 过瘾 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纳级 一蛇吞象 崛兴 附从 挑精拣肥 包含历的成语 夕字旁的字 矛字旁的字 珠结尾的成语 一枝一栖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