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7:50: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7:50:04
原文展示:
邛州赏丰亭并序 文同 〔宋代〕
人之创亭意,大率繇己便。夫何我公有,所作异他见。临邛郡东北,井井画群甸。其民喜施力,无岁不登衍。公因到城上,有此多稼羡。而云彼嘉谷,诚我民所擅。如其每用此,岂不乡土恋。伊我牧其众,胡尔惧流转。遂兹谋栋宇,显显向一面。题为赏丰字,义不止营缮。常时命僚侣,于时歌管荐。高谈诧上瑞,衮衮莫之倦。擎酒揖大野,指顾一欣汴。田夫各相语,我辈谁曰贱。太守亦为我,今日又张燕。
白话文翻译:
人们建造亭子的意图,大多是为了自己的便利。然而我们公有的亭子,其建造的意图却与众不同。在临邛郡的东北部,田地整齐划一,民众乐于出力,年年丰收。公因巡视城上,见到如此丰饶的景象,心生羡慕。他说那里的好谷物,确实是我们民众所擅长的。如果每次都能这样,怎能不让人留恋乡土呢?我作为牧民的官员,为何要害怕他们流离失所呢?于是谋划建造这座亭子,面向一方显赫。题名为“赏丰”,意义不仅仅在于建筑的修缮。平时命令同僚,那时歌乐献上。高谈阔论,赞叹上天的吉祥,滔滔不绝,毫不厌倦。举杯向着广阔的原野,指点着,心情愉悦。农夫们互相交谈,我们这些人谁会说卑贱呢?太守也为我们高兴,今天又设宴庆祝。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笑笑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清新自然,书画亦有很高的成就。这首诗是他在临邛郡任职期间,见到当地丰收景象,心生感慨而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文同担任临邛郡官员时,见到当地丰收景象,心生感慨,为了纪念和庆祝丰收,特意建造了一座亭子,并题名为“赏丰”。诗中表达了对丰收的喜悦和对民众的关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临邛郡丰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民众勤劳和丰收成果的赞赏。诗中“井井画群甸”和“无岁不登衍”描绘了田地的整齐和年年丰收的景象,展现了民众的勤劳和自然的恩赐。作者通过“赏丰”亭的建造,不仅是为了纪念丰收,更是为了表达对民众的关怀和对乡土的留恋。诗中的“高谈诧上瑞”和“擎酒揖大野”展现了作者的豪情和对自然的敬畏。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表达了对丰收的喜悦和对民众的深厚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丰收的喜悦和对民众的关怀。通过描绘临邛郡的丰收景象,表达了对民众勤劳和丰收成果的赞赏,以及对乡土的留恋和对民众的关怀。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井井画群甸”描绘了什么景象? A. 田地整齐划一 B. 民众勤劳 C. 年年丰收 D. 自然恩赐 答案:A
诗中“赏丰”亭的建造意图是什么? A. 为了纪念丰收 B. 为了民众的便利 C. 为了建筑的修缮 D. 为了表达对乡土的留恋 答案:A
诗中“高谈诧上瑞”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自然的敬畏 B. 对上天的赞叹 C. 对民众的关怀 D. 对丰收的喜悦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