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3: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3:20
作者: 韩偓 〔唐代〕
斜烟缕缕鹭鸶栖,
藕叶枯香折野泥。
有个高僧入图画,
把经吟立水塘西。
斜斜的烟雾缭绕,几只白鹭在栖息;
藕叶枯萎散发着香气,沾湿了野外的泥土。
有位高僧走进了画中,
在水塘西边吟诵经文。
诗中提到的“高僧”可能隐喻着追求精神境界的人,反映了唐代佛教的盛行以及文人对自然与佛教哲理的融合追求。
韩偓(约768年-约830年),字文举,号云溪,唐代诗人,曾任礼部员外郎。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见称,尤其在描写自然景色和禅意方面,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曲江秋日》创作于唐代盛世时期,诗人借助秋日的自然景色,表达内心的宁静和对佛教的向往,体现了文人对自然与内心修行的深刻理解。
《曲江秋日》是一首描绘秋日宁静景色的诗。诗人在开篇描绘了烟雾缭绕、鹭鸶栖息的画面,带给人一种静谧的氛围。接着,藕叶枯香的描绘进一步深化了秋日的意象,展现了秋天的特有气息。最后,诗人通过高僧吟诵经文的描写,表现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精神境界。这首诗不仅描写了自然景色,还蕴含了哲理,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和内心修行的思考。全诗意境悠远,情感深邃,令人感受到秋日的清凉与宁静。
整首诗通过描绘曲江的秋日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心灵宁静的追求,体现了唐代诗人对佛教和自然的深刻理解与融合。
诗中的“高僧”代表什么?
下列哪项不是诗中的意象?
诗中描绘的季节是什么?
答案: 1.B 2.C 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