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半睡

《半睡》

时间: 2025-05-02 11:13:21

诗句

抬镜仍嫌重,更衣又怕寒。

宵分未归帐,半睡待郎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13:21

原文展示:

半睡
作者: 韩偓 〔唐代〕

抬镜仍嫌重,更衣又怕寒。
宵分未归帐,半睡待郎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夜晚准备迎接爱人时的情景。她抬起镜子,却觉得太重,换衣服时又担心寒冷。夜深了,她还未回到帐篷,只能半梦半醒地等待着爱人的到来。

注释:

  • 抬镜:指抬起镜子,打扮自己。
  • 仍嫌重:觉得镜子太重,表示心情沉重或懒惰。
  • 更衣:更换衣服。
  • 怕寒:害怕寒冷,体现出环境的寒冷和内心的温柔。
  • 宵分:夜深时分。
  • 未归帐:指爱人还未返回帐篷。
  • 半睡:处于半梦半醒之间,既在等待又有些疲倦。
  • :指代爱人或情人。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镜”和“寒”在古诗中常用来象征女子的嫉妒和柔情。古代女子在夜晚打扮自己,常常表达对爱人的期待与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韩偓,字子华,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生活在唐朝中期。他的诗歌以情感细腻、语言清新著称,擅长描写女性的内心世界和生活场景。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时期。诗人在描写女性情感生活时,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男女情感的关注与描绘。

诗歌鉴赏:

《半睡》是一首细腻的抒情诗,描绘了女子在夜晚等待爱人归来的情景。诗中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出一种柔弱而又深情的情感。开头两句“抬镜仍嫌重,更衣又怕寒”,展现出女子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她渴望打扮自己,但又因镜子的沉重和寒冷的环境而感到无奈。这种情感的交织,恰好反映出女性在爱情中常常面临的困境。

接下来的“宵分未归帐,半睡待郎看”,则将情感推向高潮。夜深人静,她的爱人尚未归来,自己却在半梦半醒之间,既期待又焦急。这一刻的静谧与无奈,恰如其分地刻画了等待的心情。整体来看,诗中渗透出一种温柔而又略带忧伤的情感,表现了对爱情的渴望和对孤独的感受。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抬镜仍嫌重:女子抬起镜子,感到沉重,暗示着她心情的沉重和对打扮的犹豫。
    • 更衣又怕寒:想要换衣服,却又害怕寒冷,展现出对爱人的期待与内心的柔弱。
    • 宵分未归帐:夜已深,爱人还未归来,表达了她的等待和焦虑。
    • 半睡待郎看:处于半梦半醒的状态,反映出她对爱人的思念与期待。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抬镜”与“更衣”形成对仗,增添了诗歌的韵律感。
    • 意象:镜子、寒冷、夜晚等意象交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
  •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女子的等待,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内心的孤独,展现出唐代女性柔情的一面,反映出社会对情感的关注。

意象分析:

  • 镜子:象征女子的自我审视与情感的期待。
  • 寒冷:传递出内心的孤独与对温暖的渴望。
  • 夜晚:象征着等待的漫长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抬镜仍嫌重”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高兴
    • B. 沮丧
    • C. 期待
    • D. 疲惫
  2. “更衣又怕寒”中的“寒”指的是什么?

    • A. 寒冷的天气
    • B. 寒心
    • C. 寒冷的情感
    • D. 寒冷的环境
  3. 本诗主要描绘的是哪种情感?

    • A. 快乐
    • B. 悲伤
    • C. 期待
    • D. 羞愧

答案

  1. C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唐婉的《钗头凤·世情薄》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韩偓的《半睡》同样描绘了女性的情感世界,但韩偓的诗歌更加注重于静谧的等待,而李清照则更加强调失落与情感的激烈。两者都展现了女性细腻的内心世界,但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奉和御製皇太后恭谢太庙 奉和御製恭谢南郊 奉和御製读五代周史 奉和御製读五代梁史 奉和御製读五代晋史 奉和御製读五代晋史 奉和御製读五代汉史 奉和御製读五代汉史 奉和御製读唐书 奉和御製读隋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鸮子 独行其是 随方就圆 竟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亠字旁的字 牛字旁的字 简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刺事 采字头的字 万世之患 臼字旁的字 傻笑 味如嚼蜡 世济其美 后来居上 里字旁的字 悔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锄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探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