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43: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43:19
闲居
作者: 韩偓
厌闻趋竞喜闲居,自种芜菁亦自锄。
麋鹿跳梁忧触拨,鹰鹯搏击恐粗疏。
拙谋却为多循理,所短深惭尽信书。
刀尺不亏绳墨在,莫疑张翰恋鲈鱼。
这首诗表达了我对繁忙竞争生活的厌倦,宁愿选择安静的居住生活,自己种植蔬菜来养活自己。麋鹿在林间跳跃,担心会被打扰,鹰和鹯在空中搏斗,担心因为急躁而受伤。我的谋划虽然笨拙,却也因循守旧,感到惭愧的是自己对书中道理的信任。虽然工具仍在,但我的能力却未见长进,不要怀疑张翰的心思,他依然恋恋不忘于鲈鱼的美味。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张翰的故事出自《后汉书》,他因热爱钓鱼而被后人称道,体现了文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韩偓(约834-884),唐代诗人,字仲明,号浑斋,晚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田园生活,表达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晚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对繁忙的官场和激烈的竞争感到疲惫,因而向往宁静的田园生活,反映了他内心的追求与理想。
《闲居》是一首蕴含深意的诗,诗人在繁忙竞争的社会中感到疲惫,选择退隐田园,寻求生活的宁静与自给自足的乐趣。前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厌倦与选择,通过自种芜菁描绘了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传递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接下来的两句则用麋鹿和鹰鹯的比喻,展现了自然界中的竞争与生存的压力,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竞争的深刻体悟。诗人在这里不仅在观察自然,更是在反思当下的生活状态。
后两句则通过自我批评和对自己能力的反思,表现出一种谦虚的态度。他虽然有工具和知识,但仍感到自己的不足,表现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思熟虑。最后提到张翰,更是将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结合得恰到好处,令整首诗在淡淡的哲思中显得格外动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繁忙竞争的厌倦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揭示了在社会压力下的自我反思与追求宁静的理想。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韩偓是哪一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自种芜菁”中“芜菁”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草
B. 一种蔬菜
C. 一种果实
D. 一种花卉
诗中提到的“张翰”是以什么著称的?
A. 钓鱼
B. 写诗
C. 画画
D. 讲故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与韩偓的《闲居》都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陶渊明更强调对自然的和谐与归属感,而韩偓则更多关注于个人对社会竞争的反思与自我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