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寄题赵尉若钰兰所六言四首 其二

《寄题赵尉若钰兰所六言四首 其二》

时间: 2025-05-05 20:03:32

诗句

屈子平章荃蕙,荀卿区别芷槐。

志洁真饮露者,性恶似渐滫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0:03:32

原文展示:

屈子平章荃蕙,荀卿区别芷槐。
志洁真饮露者,性恶似渐滫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屈原与荀子的高洁与低贱之间的对比。屈原用荃草和蕙草比喻自己的清白,而荀子则用芷草和槐树表明自己的品质。志向高洁的人如同饮露而生,而那些本性不善的人则像渐渐流淌而来的污水。

注释:

  • 屈子:指屈原,他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代表作《离骚》。
  • 平章:指的是条理分明,有条理地表达。
  • 荃蕙:荃草和蕙草都是香草,象征高洁的品德。
  • 荀卿:指荀子,名况,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
  • 芷槐:芷草和槐树象征较为平常的品德。
  • 志洁:指志向高洁。
  • 真饮露者:指那些真实追求清白的人。
  • 性恶似渐滫来:比喻那些内心本恶的人像污水一样逐渐流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静斋,号阮亭,宋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风格以清新、婉约著称,常常表达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和对人性的探讨。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变迁时期,诗人通过对屈原与荀子的对比,反映出自己对高洁品德的追求和对人性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屈原与荀子的对比,深刻揭示了人才的两面性与社会的复杂性。屈原以其高洁的品德和坚定的理想,成为了忠贞不屈的象征,而荀子则代表了世俗与现实的妥协。诗中使用了荃草、蕙草、芷草和槐树等植物意象,体现了人品的不同层次。诗人强调了志向的纯洁和真实追求的重要性,指出真正的高洁是内心的坚守,而非表面的修饰。最后一句“性恶似渐滫来”则警示我们要警惕那些表面光鲜却内心卑劣的人。整首诗在清新脱俗的意象中透出一丝悲凉与警惕,引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屈子平章荃蕙:屈原的品德如荃草和蕙草一样清白。
  • 荀卿区别芷槐:荀子的品德则显得平常,芷草和槐树是常见植物,象征较低的品德。
  • 志洁真饮露者:理想高洁之人如同饮露,象征自然纯洁。
  • 性恶似渐滫来:性情恶劣的人如同污水,渐渐流出,警惕内心的丑恶。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屈原与荀子的对照,展现高洁与平庸的区别。
  • 比喻:用植物象征人品的高低,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比屈原和荀子的品德,探讨了高洁与卑劣的道德观,强调了保持内心纯净的重要性,揭示了社会对人的影响与个人的选择。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荃草、蕙草:象征高洁、纯净的品德。
  • 芷草、槐树:象征平常、世俗的品德。
  • 露水:象征自然与真实的内心。
  • 污水:象征内心的卑劣与不堪。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屈原与荀子的对比主要体现在什么方面? A. 品德
    B. 身世
    C. 创作风格
    D. 学识

  2. 诗中“志洁真饮露者”所指的是什么样的人?
    A. 追求名利的人
    B. 内心高洁的人
    C. 轻浮的人
    D. 只重外表的人

  3. 诗中提到的“性恶似渐滫来”暗示了什么?
    A. 内心的丑恶会显露出来
    B. 人的品德会随着时间变好
    C. 对自我修养毫无意义
    D. 人天生是善良的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 - 屈原
  • 《荀子》 - 荀况

诗词对比:

  • 屈原的《离骚》刘克庄的《寄题赵尉若钰兰所六言四首 其二》:两者均表现了对高洁品德的追求,屈原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而刘克庄则通过对比手法强调道德与品德的选择。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文网》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赠张省郎 江村 江上晚眺怀王著作 送沈左司从汪参政分省陕西汪由御史中丞出 题画 五坞山五首 其五 芳桂坞 春日怀十友诗 其二 宋军咨克 江上春日遣怀 雨中过玉遮山(二首) 陌上见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自出新裁 横行无忌 龝字旁的字 口字旁的字 夺锦之才 風字旁的字 鳥字旁的字 包含兹的词语有哪些 阮宗 美女簪花 姬孔 桃竹簟 阿姨字拼音怎么写_汉字拼音学习 也字开头的成语大全_也字成语汇总 人鼠之叹 玉字旁的字 邛崃 童字篆书书写指南_篆书童字写法详解 包含楷的词语有哪些 祥云瑞彩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