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05: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05:32
白石岩
作者: 徐照 〔宋代〕
一石入遥天,千峰叠在前。
人行不到处,仙去未多年。
窦暗云生像,檐斜日照泉。
皇朝宣赐物,弟子尚相传。
这首诗描绘了白石岩的壮丽景色和仙境般的氛围。
“远处的天空中,一块石头高耸入云,千山万峰在它面前交叠重叠。
人们无法到达的地方,仙人也未曾久留。
山洞里阴暗的地方,云彩像涌动的水一样;
屋檐倾斜,阳光照耀着泉水。
皇帝的赐物在这里流传,弟子们仍在传承这些文化遗产。”
作者介绍:徐照,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诗作诞生于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间仙境的向往,反映了当时士人崇尚自然、追求隐逸生活的时代风气。
徐照的《白石岩》以其独特的视角描绘了白石岩的自然景色,整首诗给人一种清新而又神秘的感觉。诗的开头“一石入遥天”,用生动的意象展示了白石岩的壮丽,仿佛我们可以看到那巍峨的石峰直插云霄,令人心生敬畏。接下来的“千峰叠在前”,则进一步增强了这种气势,层峦叠嶂的景象让整个画面更为生动。
诗中的“人行不到处,仙去未多年”,表达了一种对遥不可及的仙境的向往,这种对超脱尘世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心中对理想生活的渴望。而“窦暗云生像,檐斜日照泉”则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与和谐,阴暗的山洞和阳光洒在泉水上的对比,形成了鲜明的视觉效果,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最后两句“皇朝宣赐物,弟子尚相传”则引入了文化传承的主题,使得这首诗不仅仅局限于自然之美,更延展到了人文精神的层面。整首诗在简单的意象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对自然的崇敬,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对理想生活的高度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的壮丽和人文的传承,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崇敬,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理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千峰叠在前”是为了表达什么?
A. 自然的险峻
B. 文化的传承
C. 仙人的存在
D. 诗人的思考
“一石入遥天”中的“一石”主要象征什么?
A. 诗人的心情
B. 自然的伟岸
C. 仙人的踪迹
D. 文化的传承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徐照的《白石岩》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描绘了自然的美,但徐照更加强调了人文精神的传承,而王维则更侧重于个人的内心感受和人与自然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