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青玉案 其二 和贺方回韵,送山谷弟贬宜州

《青玉案 其二 和贺方回韵,送山谷弟贬宜州》

时间: 2025-08-09 10:06:40

诗句

千峰百嶂宜州路。

天黯淡、知人去。

晓别吾家黄叔度。

弟兄华发,远山修水,异日同归处。

樽罍饮散长亭暮。

别语缠绵不成句。

已断离肠能几许。

水村山馆,夜阑无寐,听尽空阶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9 10:06:40

原文展示:

青玉案 其二 和贺方回韵,送山谷弟贬宜州 千峰百嶂宜州路。天黯淡知人去。晓别吾家黄叔度。弟兄华发,远山修水,异日同归处。樽罍饮散长亭暮。别语缠绵不成句。已断离肠能几许。水村山馆,夜阑无寐,听尽空阶雨。

白话文翻译:

千峰百嶂的宜州路,天空黯淡预示着人的离去。清晨告别了我家的黄叔度。兄弟们已是白发苍苍,远山长水,将来我们会在同一个归宿相聚。酒杯中的酒饮尽,长亭的暮色中。别语缠绵,难以成句。离别的痛苦已经如此深重,还能有多少呢?在水村山馆,夜深人静,无法入睡,听着空阶上的雨声。

注释:

  • 千峰百嶂:形容山峦重叠,险峻。
  • 宜州:地名,今广西宜州。
  • 黄叔度:指黄庭坚,字叔度,诗人黄大临的弟弟。
  • 弟兄华发:指兄弟们都已经白发苍苍。
  • 远山修水:形容路途遥远,山水相连。
  • 樽罍:古代的酒器。
  • 长亭:古代设在路旁的亭子,供行人休息或送别之用。
  • 别语缠绵:离别时的话语缠绵悱恻。
  • 离肠:离别的痛苦。
  • 水村山馆:指偏远山村中的住所。
  • 夜阑:夜深。
  • 空阶雨:指雨打在空无一人的台阶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大临,字叔度,宋代诗人,与黄庭坚并称“黄山谷”。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尤其擅长写景抒情。这首诗是他在弟弟黄庭坚被贬宜州时所作,表达了对弟弟的深切思念和不舍之情。

创作背景: 黄庭坚因政治斗争被贬至宜州,黄大临在送别时写下这首诗,抒发了对弟弟的思念和对未来的忧虑。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别离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兄弟间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千峰百嶂的宜州路为背景,描绘了兄弟分别时的深情和不舍。诗中“天黯淡知人去”一句,既表达了离别的沉重,也暗示了未来的不确定。黄大临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如“远山修水”、“水村山馆”,以及对别离情感的真挚抒发,如“别语缠绵不成句”、“听尽空阶雨”,展现了兄弟间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的忧虑。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凝练,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千峰百嶂宜州路。”:描绘了宜州路的险峻,为全诗设定了背景。
  2. “天黯淡知人去。”:通过天色的黯淡,暗示了离别的沉重。
  3. “晓别吾家黄叔度。”:直接点明了送别的对象,即黄庭坚。
  4. “弟兄华发,远山修水,异日同归处。”:表达了兄弟们已经白发苍苍,但坚信将来会在同一个归宿相聚。
  5. “樽罍饮散长亭暮。”:描绘了酒宴结束,长亭暮色中的离别场景。
  6. “别语缠绵不成句。”:表达了离别时的话语缠绵悱恻,难以成句。
  7. “已断离肠能几许。”:抒发了离别的痛苦已经如此深重。
  8. “水村山馆,夜阑无寐,听尽空阶雨。”:描绘了夜深人静,无法入睡,听着雨声的情景,加深了离别的孤独和忧虑。

修辞手法:

  • 比喻:“天黯淡知人去”中的“天黯淡”比喻离别的沉重。
  • 拟人:“天黯淡知人去”中的“知人去”赋予天色以人的情感。
  • 对仗:“弟兄华发,远山修水”中的“弟兄”与“远山”,“华发”与“修水”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兄弟间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的忧虑。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别离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兄弟间的深情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意象分析:

  • 千峰百嶂:象征着宜州路的险峻和遥远。
  • 天黯淡:象征着离别的沉重和未来的不确定。
  • 远山修水:象征着路途的遥远和兄弟间的深情。
  • 空阶雨:象征着离别的孤独和忧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黄叔度”指的是谁? A. 黄大临 B. 黄庭坚 C. 黄庭坚的父亲 答案:B

  2. 诗中“天黯淡知人去”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忧虑 C. 平静 答案:B

  3. 诗中“别语缠绵不成句”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黄庭坚的《青玉案·元夕》:同样以“青玉案”为词牌,表达了节日的欢乐和对亲人的思念。
  •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表达了梦中与亲人相见的喜悦和现实的无奈。

诗词对比:

  • 黄大临的《青玉案 其二 和贺方回韵,送山谷弟贬宜州》与黄庭坚的《青玉案·元夕》:两首诗都以“青玉案”为词牌,但前者表达了离别的沉重,后者则表达了节日的欢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黄大临和黄庭坚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们的诗歌风格。
  • 《宋词鉴赏辞典》:详细解析了宋代词人的作品,包括黄大临和黄庭坚的词作。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八声甘州(壬子饯帅机沈好问) 望九华 水龙吟 其五 寿游参政 沁园春(庚戌初度自赋) 瑞鹤仙·百年过半也 过庐山 饯章漕乐语口号 桂林宴提刑乐语口号 和清汀蒋省干酒色财气韵 和八窗叔雪中登楼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爱鹤失众 检格 包含日的成语 鸟字旁的字 日程月课 眼观鼻,鼻观心 踒踒 黹字旁的字 终身不渝 兀岸 包含茬的词语有哪些 车标 琴阮 四点底的字 单耳刀的字 宝盖头的字 矮人看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