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17: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17:07
原文展示:
一别清风又十霜,重来三径未全荒。此君已觉垂垂老,稚子今看稍稍长。书简漫消新岁月,渔竿不厌旧沧浪。试呼浊酒歌淇澳,昨夜疏帘雨正凉。
白话文翻译:
自从我们分别后,又过了十个寒霜年。再次来到这里,小径虽未完全荒废。竹子已显得老态龙钟,孩子们如今也渐渐长大。书简消磨着新的岁月,渔竿依旧不厌倦旧时的波涛。试着呼唤浊酒,唱起《淇澳》的歌,昨夜的雨透过稀疏的帘子,带来了凉意。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周(1427-1509),明代著名画家、诗人,字启南,号石田,晚号白石翁,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是吴门画派的创始人之一,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沈周的诗文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与他的画风相得益彰。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沈周在重访旧地时所作,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自然变化的感慨。诗中通过对竹子和孩子的描写,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竹子和孩子的描写,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首联“一别清风又十霜,重来三径未全荒”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无情。颔联“此君已觉垂垂老,稚子今看稍稍长”通过对竹子和孩子的对比,进一步强化了时间的流逝感。颈联“书简漫消新岁月,渔竿不厌旧沧浪”则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旧时光的留恋。尾联“试呼浊酒歌淇澳,昨夜疏帘雨正凉”以饮酒唱歌的方式,抒发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自然变化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人生和时间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自然变化的感慨。通过对竹子和孩子的描写,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旧时光的留恋。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十霜”指的是什么? A. 十年 B. 十天 C. 十个月 D. 十个季节
诗中的“此君”指的是什么? A. 诗人自己 B. 竹子 C. 孩子 D. 朋友
诗中的“渔竿不厌旧沧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B. 对战争的厌恶 C. 对城市的喜爱 D. 对权力的渴望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