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37: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37:42
高阳台
1947年1月西湖罗苑
作者: 李祁〔近代〕
迟日临妆,閒云弄影,画桡去后平湖。
望远凭栏,茧抽不尽愁余。
劫灰又照新烽火,问苍生何处吾庐。
暗销凝,如此山川,惨澹难图。
朔风紧卷残年去,镇天横平野,冰合千渠。
漏纪将穷,流光倘立斯须。
几时匝地春雷发,破天悭稚绿齐舒。
只人间,新梦沉迷,旧梦模糊。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迟暮的日子,阳光洒在妆点的湖面上,悠闲的云影在水中摇曳,画舫在平静的湖面上慢慢划过。远望栏杆,心中的愁苦似乎无穷无尽。劫难的灰烬映照着新的烽火,我不禁问苍天,何处才是我安身的地方。这样的山川景色,惨淡而难以描绘。北风紧紧卷走了即将过去的一年,天地之间是冰封的平野,万川都已冻结。时间的流逝似乎要到尽头,光阴如同瞬息般停滞。何时才能听到春雷响起,打破这天际的抑郁,让嫩绿的春意重新舒展?人间的梦境,新的梦迷失在其中,旧的梦则变得模糊不清。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祁,近现代诗人,生于动荡的时代。他的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情感真挚,语言独特。
创作背景 1947年,正值中国社会动荡时期,诗人以西湖为背景,写下了这首诗,表达对生活的思考及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这首《高阳台》以西湖的美丽自然景象为背景,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苦闷的感慨。开头的“迟日临妆,閒云弄影”,呈现了一幅静谧的湖面画卷,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望远凭栏,茧抽不尽愁余”,即使美景在眼前,内心的愁苦却在不断加深。
诗中的意象丰富,北风、冰川等自然元素与个人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巧妙地运用“劫灰”和“新烽火”,不仅传达了对历史苦难的反思,也表达了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最后,提到“新梦沉迷,旧梦模糊”,则是对人生梦境的无奈,体现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整首诗情感深邃,情景交融,充满了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慨,展示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愁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揭示了动荡时代下人们的困惑与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劫灰”指什么?
A. 灾难的灰烬
B. 美丽的景色
C. 春天的气息
“几时匝地春雷发”表明了诗人对什么的期盼?
A. 秋天的到来
B. 春天的复苏
C. 夏天的炎热
诗中提到的“新梦沉迷,旧梦模糊”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现实的失落
C. 对回忆的怀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祁的《高阳台》相比,杜甫的《登高》同样表达了对人生苦短的感慨,二者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均透出对历史变迁与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