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03: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03:03
谢人送鲫鱼鲙
作者:杨巨源 〔唐代〕
君家一箸万钱,
分我银丝侑客欢。
芳饵得来珍丙穴,
金刀落处照辛盘。
腹空羞迫诗肩瘦,
鳞活能生酒面寒。
玉手行厨如许巧,
说教鱼婢学应难。
这首诗的意思是:你家里的鲫鱼鲙价值不菲,我愿意把它分给朋友们,助兴添欢。美味的饵料捕来的珍贵鲫鱼,让我把金刀一落,鱼肉在盘中闪烁着光泽。肚子空空的我,羞愧地觉得诗写得太少,身体也愈发消瘦。活鱼在酒面上游动,像是在寒冷的酒水中生存。你这双巧手在厨房里如此灵巧,教鱼婢学习,想必是很难的。
鲫鱼在中国古代常被视为美味,尤其是在宴席中,代表着丰盛与欢庆。诗中提到的“银丝”和“金刀”则是对烹饪技巧与食材质量的赞美,表现了诗人对美食的热爱与对烹饪艺术的尊重。
杨巨源,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主要以其诗歌作品见长。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生活中的小细节与饮食文化,尤其在宴饮题材中表现突出。
此诗创作于唐代社会繁荣、饮食文化发达的背景下。诗人通过诗歌表达对美食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感激之情,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情趣和社交习惯。
《谢人送鲫鱼鲙》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诗作,诗人以鲫鱼为切入点,展现了唐代宴饮文化的丰富多彩。整首诗结构紧凑,意象鲜明,情感真挚。首句“君家一箸万钱”便引人入胜,直观地表达了鲫鱼的珍贵。随后,诗人描绘了从捕捉到烹饪的过程,芳饵、金刀等细节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美食的热情与敬仰。而“腹空羞迫”一句则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深思,尽管享受美食,但自身的清贫又让他倍感羞愧。最后两句则突出了厨艺的高超与难度,加深了对美食的珍视和对厨师的敬佩。这首诗不仅仅是对美食的赞美,更是对生活美好瞬间的珍惜与感悟,体现了唐代人对食物、友谊和生活的热爱。
这首诗通过对鲫鱼的描写,表达了对美食的热爱与对友人的感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内心的矛盾,展现了唐代人饮食文化的精致与友谊的真挚。
诗中提到的鱼是什么鱼?
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