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戏题石门长老东轩

《戏题石门长老东轩》

时间: 2025-05-07 16:12:06

诗句

石门长老身如梦,旃檀成林手所种。

坐来念念非昔人,万遍莲花为谁用?

如今七十自忘机,贪爱都忘筋力微。

莫向东轩春野望,花开日出雉皆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12:06

原文展示:

石门长老身如梦,
旃檀成林手所种。
坐来念念非昔人,
万遍莲花为谁用?
如今七十自忘机,
贪爱都忘筋力微。
莫向东轩春野望,
花开日出雉皆飞。

白话文翻译:

石门的长老,他的身影仿佛在梦中,
手种的檀香树成林。
如今他坐在这里,思绪却不再是昔日的人,
那万遍盛开的莲花又是为了谁呢?
如今已七十岁,心中早已忘却世俗的纷扰,
对贪恋的事物也已不再挂念,筋骨也逐渐衰微。
不要再向东轩眺望春天的野外,
那花开日出,雉鸟纷飞的景象。

注释:

  • 石门长老:指的是隐士或道士,特指一位年长的智者。
  • 旃檀:檀香树,常用作香料,象征清净。
  • 念念:思念、回忆,指内心的沉思。
  • 莲花:象征清净和高洁,常与佛教相关。
  • 忘机:忘却世俗的机巧,指一种超脱的境界。
  • 筋力微:形容年老力衰,身体机能减弱。
  • 东轩:指东边的窗台,象征着观察自然的地方。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石门长老”常被视为隐居山林的高人,象征着对世俗生活的超脱与追求内心的宁静。莲花的意象在佛教文化中代表着纯洁与超脱,强调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号宗元,唐代文学家、哲学家,主张“文以载道”,以自然和人性为主题,作品多表达对社会的批判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期间,面对人生的沉浮与无常,诗人为自己设定了一个超脱的境界,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写一位年长的隐士,表达了柳宗元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开篇即以“身如梦”来形容长老,暗示人生如梦,虚幻而短暂。长老手种的檀香树成林,象征着他栽培的内心世界和对清净生活的追求。接下来的“念念非昔人”则流露出一种对往昔的追忆与反思,似乎在质问过往的意义。

“万遍莲花为谁用?”这一句,引发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存在价值的怀疑与探讨。随着岁月流逝,长老已然“七十自忘机”,不再执着于世俗的贪爱,反而感悟到一种超然的境界。

结尾的“莫向东轩春野望”,则是一种生活哲学的体现,告诫人们不必过于眷恋外界的美景,因为那些都只是短暂的瞬间。全诗在清丽的意象与深邃的哲思中,传达出一种对人生的淡然与超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石门长老身如梦:长老的存在似乎如同梦幻,暗示着对人生的无常感悟。
  2. 旃檀成林手所种:长老亲手种植的檀香树象征着他对自然的关怀和内心的宁静。
  3. 坐来念念非昔人:长老坐于此地,思绪中却不再是过去的人,反映出对生命的哲思。
  4. 万遍莲花为谁用?:莲花的盛开引发对其价值的质疑,探讨生命的意义。
  5. 如今七十自忘机:长老已七十岁,心中已然忘却世俗的纷扰与机巧。
  6. 贪爱都忘筋力微:对物质的贪恋已然淡化,身体也因年老而衰弱。
  7. 莫向东轩春野望:劝诫人们不必向外望去,春天的景色终究是短暂的。
  8. 花开日出雉皆飞:描绘春天的美景,暗示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梦,传达无常。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句式对称,增强韵律感。
  • 象征:莲花和檀香树象征着清净与超脱。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人生的意义,表现对世俗生活的超脱与宁静的追求。柳宗元通过对长老的描绘,反映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对物质的放下。

意象分析:

  • 石门长老:象征智慧与宁静。
  • 旃檀:象征清净和内心的和谐。
  • 莲花:象征高洁与超脱。
  • 东轩:象征对外界的观察与思考。
  • 春野:象征短暂的美好与生命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石门长老身如梦”中的“梦”指代什么?

    • A. 现实生活
    • B. 人生的无常
    • C. 梦境
    • D. 忘却的往事
  2. 诗中提到的“莲花”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清净与高洁
    • C. 爱情
    • D. 权力
  3. “莫向东轩春野望”劝诫人们什么?

    • A. 要珍惜美好
    • B. 不必过于眷恋外界
    • C. 春天即将来临
    • D. 美好事物应当追求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夜喜雨》杜甫
  • 《题临安邱司马桃源》唐婉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柳宗元的诗更注重内心的反思与超脱,而李白则是对乡愁的直接表达。
  • 杜甫的《春夜喜雨》描绘了春雨带来的生机,与柳宗元对春的淡然态度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
  • 《唐代诗人研究与分析》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天官崔侍郎夫人卢氏挽歌 秦州薛都督挽词 喜赦 则天门赦改年 同狱者叹狱中无燕 题椰子树 览镜 十三四时尝从巫峡过他日偶然有思 驩州南亭夜望 奉和圣制幸礼部尚书窦希玠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束开头的成语 走字旁的字 枷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金疡 允理惬情 辰字旁的字 阜字旁的字 鬲字旁的字 语吃气阻 父债子还 逻将 包含执的词语有哪些 更仆难数 吻吮 杜门面壁 业字旁的字 跋履山川 禁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