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1:23: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1:23:56
金明池
作者: 王策 〔清代〕
淡月飘灯,疏烟远水,
还记送伊南浦。
挽手处寒梅未雪,
看转眼新荷弄雨。
想重来这样艰难,
问当日何事勤留不住。
叹前约灯前,
后期春后,总是荒唐言语。
鬓影衣香今何许,
剩亚字帘边,夕阳无主。
绿阴外东风如梦,
双燕小有书难与。
更休言此去非遥,
算薄命能消,几回暂去。
待花里逢时,
阑干静处,细问随身鹦鹉。
在淡淡的月光下,灯光飘忽,远处烟雾缭绕,水面悠远。我依然记得当初送你离开南浦的情景。我们挽手的地方,寒梅尚未盛开,转眼间新荷已在细雨中摇曳。想要再次回到那样的日子,真是艰难。我不禁问,那时候为何要费尽心思留不住你?叹息着,在灯下的约定,春天之后的期盼,都是荒唐的言语。如今鬓角的影子与衣香何处可寻?只剩下窗帘边缘的字迹,夕阳下无处可去。绿荫之外,东风如梦,双燕的书信却难以寄出。更不必说如今的离去并不遥远,算命薄命能消,几次的暂别。待到花里逢时,在阑干静处,细细询问身边的鹦鹉。
作者介绍:
王策,清代诗人,以其清新婉约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常在诗中流露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创作背景:
《金明池》创作于王策的某个离别时刻,表现了他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以及对未来命运的无奈思考。
《金明池》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王策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反思,将离别的痛苦与对美好过往的珍惜交织在一起。开头的“淡月飘灯,疏烟远水”,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惆怅的氛围,仿佛在述说着一个即将离去的故事。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回忆起与爱人挽手的甜美时光,寒梅未雪的意象让人感受到那份温暖与期待。
然而,时间的流逝让这份美好显得愈发珍贵,“想重来这样艰难”一句,流露出对时光无法逆转的无奈与伤感。诗人对昔日约定的叹息,以及今时衣香鬓影的迷失,进一步加深了离愁别绪的情感。最后,诗人以“待花里逢时,阑干静处”收尾,似乎在呼唤着未来的重逢,寄托了对美好时光的期待与对命运的感慨。
整首诗在意象上自然流畅,情感真挚,展现了王策在古诗词创作上的独特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离别与思念,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美好的怀念和对未来命运的感慨,情感细腻而真挚,反映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寒梅未雪”,这象征着什么?
诗人的心境在整首诗中是怎样变化的?
“双燕小有书难与”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