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44: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44:47
原文展示:
南郊大礼诗 王禹偁 〔宋代〕 年来不见祀圜丘,谪宦携亲叹白头。 作赋有时悲鹏鸟,杀身无路学牺牛。 非才岂合居台阁,归梦徒劳近冕旒。 千载遭逢如未替,此身重见帝王州。
白话文翻译:
近年来未能参与圜丘的祭祀,被贬官携带着亲人叹息白发。 有时写赋感慨鹏鸟的悲哀,却无途径像牺牲的牛那样献身。 没有才能怎能居于高位,归乡的梦也只是徒劳接近皇冠。 千年一遇的遭遇若未改变,此生还能再见帝王的都城。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质朴,有“王右丞”之称。此诗反映了作者被贬后的心情和对朝廷的思念。
创作背景: 王禹偁因直言进谏被贬,此诗表达了他对未能参与重要祭祀活动的遗憾,以及对朝廷和家乡的深切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王禹偁被贬后的复杂情感。首联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未能参与圜丘祭祀的遗憾和对亲人的牵挂。颔联通过鹏鸟和牺牛的比喻,抒发了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对忠诚的向往。颈联则进一步表达了对朝廷的思念和对归乡的渴望。尾联以千载难逢的遭遇为喻,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和对重见帝都的憧憬。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展现了作者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诗词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作者被贬后的复杂情感,包括对未能参与重要祭祀活动的遗憾,对朝廷和家乡的思念,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希望。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王禹偁在诗中提到的“圜丘”是指什么? A. 天坛 B. 地坛 C. 日坛 D. 月坛
诗中的“鹏鸟”比喻什么? A. 作者的不幸 B. 作者的亲人 C. 作者的朋友 D. 作者的敌人
诗中的“牺牛”象征什么? A. 忠诚和献身 B. 不幸和悲哀 C. 权力和高位 D. 皇帝和朝廷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王禹偁的其他诗作,如《黄州快哉亭记》等,也反映了作者的政治抱负和人生感慨。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杜甫的《登高》等表达个人命运感慨的诗作进行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