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塞下曲赠翁东厓侍郎总制十首

《塞下曲赠翁东厓侍郎总制十首》

时间: 2025-05-07 22:44:38

诗句

虎翼龙蟠大将旗,逆驱流电走妖魑。

阵前捉得胡王女,赐与营中厮养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44:38

原文展示:

塞下曲赠翁东厓侍郎总制十首 虎翼龙蟠大将旗,逆驱流电走妖魑。 阵前捉得胡王女,赐与营中厮养儿。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大将军的旗帜如虎翼龙蟠,逆风驱赶着闪电般的妖魔。在阵前捉到了胡王的女儿,赐给了军营中的仆役。

注释: 字词注释:

  • 虎翼龙蟠:形容旗帜的形状和气势。
  • 逆驱流电:比喻行动迅速,如逆风驱赶闪电。
  • 妖魑:指敌方的军队或邪恶势力。
  • 胡王女:胡人的公主或贵族女子。
  • 厮养儿:指军营中的仆役或低级士兵。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主要描述战场上的情景和将军的威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唐顺之(1507-1560),明代文学家、军事家,字应德,号东厓,浙江绍兴人。他在文学和军事上都有很高的成就,尤其擅长写诗。这首诗是他在边疆任职时所作,反映了边疆战争的情景。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唐顺之担任边疆军事职务时所作,描述了边疆战争的激烈和将军的威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边疆战争的激烈场面。首句“虎翼龙蟠大将旗”以虎翼龙蟠形容将军的旗帜,展现了将军的威武和军队的气势。次句“逆驱流电走妖魑”用逆风驱赶闪电来比喻将军的行动迅速和敌军的溃败。末句“阵前捉得胡王女,赐与营中厮养儿”则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将军的慷慨,将军在战场上捉到的敌国女子,赐给了军营中的仆役,体现了将军的仁慈和对士兵的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通过“虎翼龙蟠”形容将军的旗帜,展现了将军的威武和军队的气势。
  • 次句用“逆驱流电”比喻将军的行动迅速和敌军的溃败。
  • 末句通过“阵前捉得胡王女,赐与营中厮养儿”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将军的慷慨。

修辞手法:

  • 比喻:“虎翼龙蟠”和“逆驱流电”都是比喻,增强了诗句的形象性。
  • 拟人:“走妖魑”将敌军拟人化,增强了诗句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边疆战争的激烈和将军的威武,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简洁的语言,展现了将军的威武和军队的气势,以及战争的残酷和将军的慷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虎翼龙蟠:形容将军的旗帜,展现了将军的威武和军队的气势。
  • 逆驱流电:比喻将军的行动迅速和敌军的溃败。
  • 妖魑:指敌方的军队或邪恶势力。
  • 胡王女:胡人的公主或贵族女子。
  • 厮养儿:指军营中的仆役或低级士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虎翼龙蟠”形容的是什么? A. 将军的旗帜 B. 将军的战马 C. 将军的盔甲 D. 将军的剑

  2. 诗中“逆驱流电”比喻的是什么? A. 将军的行动迅速 B. 敌军的溃败 C. 战争的激烈 D. 将军的威武

  3. 诗中“阵前捉得胡王女,赐与营中厮养儿”反映了什么? A. 战争的残酷 B. 将军的慷慨 C. 将军的仁慈 D. 将军的威武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出塞》(王昌龄):描述边疆战争的诗作,与本诗有相似的主题。
  • 《塞上曲》(王之涣):另一首描述边疆战争的诗作,展现了边疆的荒凉和战争的残酷。

诗词对比:

  • 《出塞》(王昌龄)与本诗都描述了边疆战争的情景,但王昌龄的诗更多地展现了边疆的荒凉和士兵的孤独。
  • 《塞上曲》(王之涣)与本诗都展现了边疆战争的残酷,但王之涣的诗更多地描绘了边疆的自然风光和士兵的思乡之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诗别裁集》:收录了唐顺之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
  • 《明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明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唐顺之的诗歌创作背景。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吴武氏表兄 寿湖南汪仓十首 岁晚寄罗舜举 宿田舍遇雨 江上舟中 江楼雪望 江皋即事 寄题李筠叟主簿所居竹斋 还十五弟文稿 怀程正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斗字旁的字 月阑 焚书坑儒 包含沽的成语 豆字旁的字 心花怒发 宴玩 包含去的成语 操刀必割 忐上忑下 丶字旁的字 疋夫 舟字旁的字 隹字旁的字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连茎 六问三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