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9:59: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9:59:32
穷士易为恩,寸苗易为泽。
岂谓盆盎微,种松贬高节。
皎皎云际月,磊磊岩下石。
怀璞弗自衒,流辉乃同澈。
不易展氏介,已甚泄柳迫。
识曲诚有人,雅歌奏清瑟。
穷困的士人容易得到恩惠,就像小苗容易沐浴阳光。
难道说花盆太小,就会贬低松树的高洁吗?
明亮的月光照耀在云端,坚固的石头矗立在岩下。
怀抱璞玉的人不自夸,流出的光辉自然会清澈。
展现才华并不容易,过于急切反而会显得卑微。
懂得曲调的人确实存在,优雅的歌声在清瑟上吟唱。
作者介绍:韩崇,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载,但他的诗作多表达对高洁人格和内在精神的追求,风格清新脱俗,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在清代社会,士人地位逐渐受到重视,但贫困的士人常常面临困境与挑战。韩崇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穷士人高洁品德的赞美,以及对社会偏见的反思。
《穷士》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围绕着穷困士人的内在品质与外在评价展开。诗中采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寸苗”和“松”,对比了小苗与松树的命运,借此强调无论环境如何,真正的高洁与才华是不会因外在条件的限制而减弱的。
诗的开头“穷士易为恩,寸苗易为泽”,指出了穷士人常常得到他人恩惠的事实,这种恩惠如同阳光滋润着小苗,传达了对弱者的同情。同时,诗人质疑“岂谓盆盎微,种松贬高节”,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偏见的反抗,认为即使在狭小的环境中,松树的高洁品格依然值得尊重。
接下来的意象“皎皎云际月”和“磊磊岩下石”,描绘了自然中的美好与坚韧,暗示士人的内心世界应当如月光般明亮、石头般坚硬。诗人强调“怀璞弗自衒”,即使身处困境,也不必自我夸耀,真正的价值在于内在的光辉。
最后,诗的结尾用“识曲诚有人,雅歌奏清瑟”总结,强调懂得欣赏美的人依然存在,真正的艺术和高雅永远不会因为外在的环境而消失。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意象的运用,传递了对贫困士人的深切理解和赞美,展现了对人性和精神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强调了高洁的品格与内在才华的重要性,反对社会对贫困士人的偏见,呼吁对人性深处的理解与尊重。它传达了即使身处困境,真正的价值与高洁仍然能够闪光的信息。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穷士在诗中被比作什么?
A. 小溪
B. 寸苗
C. 竹子
答案:B
诗中提到的高洁品格用哪个意象来表达?
A. 柳
B. 松
C. 花
答案:B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什么?
A. 追求财富
B. 社会地位
C. 高洁人格与内在价值
答案:C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