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0:25: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0:25:31
二月春色来,三月春色老。
东风收花去,满地留芳草。
二月的春天已到,三月的春天渐渐老去。
东风把花朵吹落,满地留下芬芳的草。
本诗虽无明显的典故,但“东风”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象征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复苏。春风化雨,生机盎然,是传统文化中对春天的普遍表现。
孔平仲(1091年-1155年),字仲平,号子夜,宋代诗人,尤以词闻名,工诗。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与人生感悟,风格清新,情感真挚。
本诗创作于春季,旨在描绘春天的特点及变化,表现自然界的生机与流转,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感慨。
《子夜四时歌·春》通过简练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诗中“二月春色来,三月春色老”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变化,二月的春天刚刚开始,充满活力,而三月则显得渐渐逝去,带有一丝惆怅。这种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变化,体现了自然界的循环与生命的短暂。
接着“东风收花去,满地留芳草”,东风不仅是春天的象征,也是春天里生命的承载者。它带走了盛开的花朵,却留下了满地的芳草,暗示着春天的繁华虽然短暂,但生命的延续与希望依然存在。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春天虽美好却也易逝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与时间流转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传递了深刻的情感,使人既能感受到春天的美丽,也能体会到生命的无常,达到了一种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鸣。
本诗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色,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与自然流转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诗中哪个月份代表春天的开始?
诗中提到的“东风”有什么象征意义?
诗中“满地留芳草”表达了什么情感?